首页> 中文学位 >俞募配穴理论的源流及临床应用的文献研究
【6h】

俞募配穴理论的源流及临床应用的文献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正文

1 文献检索范围及研究方法

1.1 古代文献的研究范围

1.2 现代文献对俞穴与募穴研究的记载

1.3 研究方法

1.4 数据收集方法

2 俞穴与募穴的文献研究整理

2.1 中医学对俞穴与募穴的最早记载

2.2 古代文献对俞穴与募穴的文献记载与整理

2.3 现代文献对俞募配穴的研究

讨论

1 论文资料查询查取与录入的说明

1.1 俞募穴别名

1.2 针刺操作

1.3 主治病症归类

1.4 现代文献的重复应用问题

2 中医学对俞募配穴的认识

3 俞募配穴主治疾病的规律

4 俞募配穴机理研究存在的问题

5 俞募配穴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俞募配穴理论的研究概况及其临床应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声明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对俞募配穴相关文献的分析与总结,探讨其临床应用特点与规律,以及俞募配穴对临床的指导意义及现代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方法:通过查阅古代文献,总结古籍对俞穴与募穴的定位、主治病症、操作的记载,尤其是部分较为重要的针灸古籍。以“俞穴and募穴”or“俞募配穴”or“前后配穴”为检索词,检索查阅清华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1970-至今),查阅俞募配穴理论的应用现状及总结其主治疾病规律,并对文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通过查阅古代文献,记载俞穴与募穴的定位、主治病症、操作的重要条文约364条,其中有关俞穴126条,募穴138条;现代文献关于俞募配穴的文献约3335篇,其中描述俞募配穴的临床应用直接相关的文献为204篇。在俞募配穴在临床应用中,频次最高是大肠俞与天枢,膀胱俞与中极,胃俞与中脘,脾俞与章门,肝俞与期门,心俞与巨阙,中府与肺俞,胆俞与日月。应用最少是小肠俞与关元,厥阴俞与膻中,三焦俞与石门。同时,俞募配穴亦具有协同与拮抗作用。   结论:1.俞募配穴理论是以气街理论为指导,具有调节机体阴阳失调的作用。   2.俞募配穴多应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的临床中,尤其在消化系统及泌尿系统疾病的报道较多,在治疗本经脏腑疾病方面效果较好。   3.俞募配穴具有协同及拮抗作用,拮抗作用常被忽视,二者具体机理作用还不是很清楚。   4.实践证明俞募配穴在临床治疗中有较好效果,可能与高级中枢参与其中,调节脏腑功能有关,但具体机制还未能完全阐述清楚。

著录项

  • 作者

    罗婷;

  • 作者单位

    广西中医药大学;

  • 授予单位 广西中医药大学;
  • 学科 针炙推拿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范郁山;
  • 年度 201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俞募配穴,临床应用,气街理论,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