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养心通脉颗粒Ⅱ方对气虚血瘀型心衰大鼠血清AngⅡ、TNF-α、IL-6水平的影响
【6h】

养心通脉颗粒Ⅱ方对气虚血瘀型心衰大鼠血清AngⅡ、TNF-α、IL-6水平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英文主要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 言

正 文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1.1实验动物

1.2实验药品

1.3主要试剂

1.4主要仪器

1.5造模方法

1.6分组及给药方法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养心通脉颗粒Ⅱ方对气虚血瘀型阿霉素致心力衰竭(HF)模型大鼠血清AngⅡ、TNF-α、IL-6的影响,探讨养心通脉颗粒Ⅱ方对气虚血瘀型HF防治作用的机制及可行性,为治疗气虚血瘀型HF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  方法:选健康SD雌性大鼠60只,体重200±20g,将60只动物随机分为养心通脉颗粒Ⅱ方组、依那普利组、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各15只。实验第1周通过饥饿、疲劳、寒湿、惊恐、高脂饮食等多因素诱导复制中医气虚血瘀大鼠模型,实验第2到7周通过腹腔注射阿霉素诱导复制心衰大鼠模型。将注射用盐酸阿霉素配成浓度为0.8mg/ml的溶液,按3mg/kg剂量给模型组和用药组大鼠进行腹腔注射,每周1次,连续3周,第四周后按2mg/kg剂量进行腹腔注射,在连续3周,共注射6周;空白对照组同时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周一次,共注射6周。实验过程中,定期观察大鼠的精神状态、活动、毛色、进食、腹水、体重等大体情况。各组在实验第8周开始各自按规定灌胃4周(每天上午8时灌胃给药):养心通脉颗粒Ⅱ方组予养心通脉颗粒Ⅱ方(药物组成:人参10g、黄芪30g、麦冬10g、五味子10g、丹参15g、赤芍10g、川芎10g、远志10g、炙甘草10g)按2.17g/kg灌胃,依那普利组予依那普利1.08mg/kg灌胃,模型组、对照组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每日一次。4周后用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进行血流动力学检查,测定完毕行腹主动脉取血,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浆中AngⅡ、TNF-α、IL-6的浓度。  结果:1.发现模型组大鼠的一般情况较空白对照组大鼠差。2.空白对照组 AngⅡ的浓度显著低于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AngⅡ的浓度明显高于养心通脉颗粒Ⅱ方组、依那普利组及空白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性(P<0.05),养心通脉颗粒Ⅱ方组AngⅡ的浓度与依那普利组比较其浓度无明显差异性(P>0.05),说明养心通脉颗粒Ⅱ方对气虚血瘀型心衰大鼠血清 AngⅡ有显著抑制作用,且养心通脉颗粒Ⅱ方组与依那普利组在降低心衰大鼠血清 AngⅡ的水平方面无明显差异性。3.空白对照组 TNF-α的浓度显著低于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TNF-α的浓度明显高于养心通脉颗粒Ⅱ方组、依那普利组及空白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性(P<0.05),养心通脉颗粒Ⅱ方组 TNF-α的浓度与依那普利组比较其浓度无明显差异性(P>0.05),说明养心通脉颗粒Ⅱ方对气虚血瘀型心衰大鼠血清TNF-α有显著抑制作用,且养心通脉颗粒Ⅱ方组与依那普利组在降低心衰大鼠血清 TNF-α的水平方面无明显差异性。4.空白对照组 IL-6的浓度显著低于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IL-6的浓度明显高于养心通脉颗粒Ⅱ方组、依那普利组及空白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性(P<0.05),养心通脉颗粒Ⅱ方组IL-6的浓度与依那普利组比较其浓度无明显差异性(P>0.05),说明养心通脉颗粒Ⅱ方对气虚血瘀型心衰大鼠血清 IL-6有显著抑制作用,且养心通脉颗粒Ⅱ方组与依那普利组在降低心衰大鼠血清 IL-6的水平方面无明显差异性。  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HF时可导致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的过度激活,养心通脉颗粒Ⅱ方对气虚血瘀型 HF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其改善气虚血瘀型心衰大鼠的心功能可能是通过抑制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的过度激活,降低HF时血清AngⅡ、TNF-α、IL-6的水平而达到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