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潮揭泥石流形成机理及防治方法研究
【6h】

潮揭泥石流形成机理及防治方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绪论

1.1选题依据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研究内容与思路

第2章区域地质环境特征及泥石流特点

2.1自然地理

2.2区域地质环境

2.2潮揭地区泥石流分布及特点

2.3小结

第3章潮揭泥石流形成机理分析

3.1泥石流形成条件

3.2泥石流形成因子分析

3.3泥石流形成机理

3.4实例分析

3.5小结

第4章潮揭泥石流危险性评价及区划

4.1泥石流沟谷危险度评价

4.2潮揭泥石流危险度区划

4.3小结

第5章泥石流系统防治方法初探

5.1基本防治方法

5.2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系统防治方法

5.3小结

第6章结论及建议

6.1结论

6.2待开展的研究

6.3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原创性声明

展开▼

摘要

泥石流作为一种突发性、毁灭性的山地地质灾害已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的重视,但在我国东南等近海低山丘陵地区,由于植被发育、坡度小、明显松散物质少,造成该地区泥石流的频率低、流域小,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被人们忽视,对其研究也很少;随着沿海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人口与土地的矛盾不断加剧,人类活动不断深入附近低山丘陵,使得任何一次小的泥石流都可能造成很大的损失。因此,研究该类泥石流形成机理和防治方法,对预防防治该类地区泥石流具有很大的帮助,是保证该地区地质环境安全,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由于潮揭地区已经具备东南部沿海地区的典型特征(低山丘陵地貌、台风暴雨频繁、植被比较发育、人类活动相对强烈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同时考虑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和研究的可行性,本文以潮揭地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基础资料分析、野外调查和理论研究等手段来进行研究,从而探讨该类地区泥石流的形成机理和防治方法。 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在对潮揭地区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分析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台风暴雨和植被对泥石流形成的影响,本文认为:在一般的降雨作用下,良好的植被能效预防雨水的侵蚀,调节地表径流,改善坡地或河床的水情;但是在反复强烈的台风、暴雨作用下,地表植被根系不断扰动地表土层,形成微裂隙,再加上雨水的冲刷,裂隙不断加深加宽,最终形成软弱结构面,整个土体连同植被良好的表层都在瞬间破坏并向下滑动,形成松散固体物质,从而为泥石流的形成创造了物质条件。 (2) 在汤连生提出隐形松散物概念的基础上,将其详细划分为水土流失型、自然边坡型、人工边坡型、库坝溃决型、人工弃渣型等五种基本形成形式,进一步阐明了潮揭地区泥石流的物质来源,为今后潮揭地区或类似地区泥石流研究和防治提供了指导。 (3) 根据潮揭地区低频率、低密度、小规模泥石流的特点及考虑研究方法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采用充分考虑实际人类工程活动的改进的多因子综合判定法,对研究区14条最危险的沟谷进行了泥石流危险度评价,其中有3条泥石流沟属于高等危险度,具有很高的泥石流潜在致灾能力;有5条沟谷属于中度危险,能够间歇性发生泥石流,较少造成重大灾难和严重危害;其余6条沟谷属于轻度危险,能够发生小规模低频率的泥石流,一般不会造成重大灾难和严重危害。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说明修改后的多因子综合判定法更适合该地区。 (4) 从系统工程理论角度出发,引入层次分析法,初步构建了泥石流系统防治决策的模型,并依据该模型对潮揭地区泥石流系统防治中的资金合理利用作出决策,六项措施的资金分配比重分别为:应急措施52.60﹪,管理机构14.17﹪,工程措施11.41﹪,监测预报11.01﹪,灾后重建9.99﹪,宣传工作0.82﹪。计算结果和潮揭地区实际情况比较符合,说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可以作为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应用于区域泥石流系统防治的初步决策中。 综上,通过本文的研究工作对认识、预防、治理潮揭地区泥石流有很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同时可以为类似地区泥石流研究和防治提供很好的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