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黄龙病菌在柑橘根部的动态消长及其对丛枝菌根侵染的影响
【6h】

黄龙病菌在柑橘根部的动态消长及其对丛枝菌根侵染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柑橘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简称HLB)几乎可以为害所有的柑橘属栽培品种,是世界柑橘产业上最具有毁灭性和威胁性的病害之一。广东省是我国柑橘种植大省,也是柑橘黄龙病最早发现的地区,砂糖橘(Citrus reticulata cv Shatangju)作为广东柑橘主要栽培品种之一,长期受到黄龙病为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以前的调查发现红心蜜柚(Citrus maxima Burm.)感染黄龙病后,比其他品种存活时间长,但对于病菌在其体内增殖状况没有做系统的研究。目前关于感病砂糖橘和红心蜜柚植株根部研究较少。黄龙病菌侵染到植株根部后,对根系造成破坏,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发育。因此对感病植株根部的研究不仅有助于黄龙病致病机理的探讨,也将有助于黄龙病防治途径和思路的拓展。  本研究应用Real-time PCR技术跟踪检测感病砂糖橘和红心蜜柚植株根、叶内黄龙病菌含量的周年动态变化,明确黄龙病菌的消长规律;比较分析砂糖橘病株不同方位根、叶的黄龙病菌含量,明确病菌在不同方位的分布状况;检测健康、仅叶部感染及根叶均感染黄龙病菌的砂糖橘植株的丛枝菌根自然侵染率,研究根部黄龙病菌的存在对丛枝菌根侵染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 观察砂糖橘和红心蜜柚感染黄龙病的症状,发现两者均是叶的菌含量越高,叶的症状表现越明显。随着病菌进一步扩散到根部,植株的须根逐渐丧失,生长发育几乎停滞,落叶落果严重,树势衰退迅速。但是与红心蜜柚相比,砂糖橘树势衰退速度更快更明显,须根丧失量也更多,表明红心蜜柚较耐病。  2. 在感病砂糖橘根和叶的菌含量周年动态研究中,发现叶的菌含量始终显著高于根的菌含量,根和叶的菌含量均在秋季最高,夏季最低。叶的菌含量变化相对稳定,但是10~12月份的菌含量迅速增长且显著高于其他月份;根的菌含量变化波动较大, 11月份的菌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月份。因此秋季是砂糖橘果园田间普查病情和检测植株根部是否带菌最佳时期。  3. 在感病红心蜜柚根和叶的菌含量周年动态研究中,发现叶的菌含量始终显著高于根的菌含量,根和叶的菌含量变化波动大且两者菌含量变化成相反趋势,叶的菌含量春冬季高,夏秋季低,而根的菌含量夏秋季高,春冬季低。其中叶的菌含量冬季最高,根的菌含量秋季最高,因此冬季是红心蜜柚果园田间普查病情的最佳时期,而秋季是检测根部是否带菌的最佳时期。  4. 通过比较砂糖橘和红心蜜柚根和叶的菌含量动态变化,发现红心蜜柚根和叶的全年带菌总量均显著高于砂糖橘根和叶的带菌总量,表现为红心蜜柚叶>砂糖橘叶>红心蜜柚根>砂糖橘根。两者根和叶菌含量变化趋势也不同,砂糖橘根和叶的菌含量变化趋势类似,而红心蜜柚根和叶的菌含量变化趋势大致相反,表明不同品种根和叶的菌含量周年变化动态不同。  5.比较砂糖橘植株根和叶不同方位的菌含量分布发现,各个方位叶的菌含量均显著高于根的菌含量,且同一方位上根和叶的菌含量分布不对称。根的菌含量在方位分布上极不均匀,而且不同部位须根的丧失量也不同,但叶的菌含量高低与根部须根量的多少成反比,即叶的菌含量越高,同方位地下须根越少。  6.通过检测健康、仅叶部感染及根叶均感染黄龙病菌的砂糖橘植株的丛枝菌根自然侵染率,发现健康植株与仅叶中带菌病株的丛枝菌根自然侵染率无明显差异,但均显著高于根部带菌植株的侵染率,表明植株根部黄龙病菌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丛枝菌根真菌的侵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