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刑案汇览》中女性犯罪研究
【6h】

《刑案汇览》中女性犯罪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 言

一、《刑案汇览》中女性犯罪类别

(一)女性性犯罪

(二)女性的非性犯罪

二、《刑案汇览》中所处时代女性犯罪的原因分析

(一)女性犯罪的社会原因

(二)女性犯罪的个人原因

三、国家对女性犯罪的控制

(一)法律控制

(二)道德控制

(三)宗族控制

结 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刑案汇览》是清人祝庆祺编辑,共88卷,辑录了乾隆元年至道光十四年(1736-1834)近百年间由中央司法机关审理的刑案5640余件,按《大清律例》的门类编排,书后附有刑部事宜及拾遗备考二节,道光十四年刊行。乾隆元年至道光十四年是中国封建王朝从鼎盛从向衰落的一个过渡期,政治上中央集权日益加强,经济上由繁荣昌盛走向闭关锁国,文化上封建伦理道德和西方思想互相渗透。这样一个社会转型期,在古代封建王朝地位本就低下的女性社会地位更是滑向了社会最底层。纲常名教特别是“三从四德”、“从一而终”的思想曾经成为女性的日常行为规范。但是,部分女性己经越出了法律和道德的轨道而犯罪,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女性犯罪分为两大类型:性犯罪和非性犯罪。性犯罪中的女性有被动性和自愿性两种角色;非性犯罪则以杀伤罪和拐卖罪为主要形式。严重的女性犯罪,引起了统治者的关注。除了充分运用法律控制外,国家还大力旌表节烈妇女,企图通过道德教化来遏制女性犯罪;家族则通过家法族规来约束族内女性成员的思想和行为。但这些措施并没有很好的遏制女性犯罪。女性犯罪的产生既有法律制度的因素、婚姻制度的因素,也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清朝前中期,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物欲与情欲膨胀,价值观念变迁,生活方式变化,传统的伦理观念受到变迁的社会风气的冲击,“三从四德”的伦理教条对女性的约束作用已大为松动。这些都是女性犯罪的诱因。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将《刑案汇览》中的女性犯罪以性为特征进行分类,分为性犯罪和非性犯罪。并通过《刑案汇览》中的大量案例进行分析,举证出究竟哪些属于性犯罪,哪些属于非性犯罪。第二部分是本文的核心,详细分析《刑案汇览》中女性犯罪的原因。女性犯罪原因又通过两方面加以佐证。一是社会原因,一是个人原因。社会原因主要是从政治、经济方面分析,是促使妇女犯罪的外因。个人原因主要从女性的教育程度、精神空虚和观念变迁上分析,是促使女性犯罪的内因。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共同加剧了女性犯罪的诱因。第三部分是从国家对女性犯罪的控制上展述,从法律控制、道德控制和宗族控制三方面描述,展现出清朝统治者为控制女性犯罪所做的一系列措施。最后一部分就是结论,通过对全文的概述和总结,提炼出研究《刑案汇览》中女性犯罪对现代社会女性犯罪的借鉴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