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虚拟货币监管创新法律问题研究
【6h】

虚拟货币监管创新法律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关于虚拟货币的文献综述

1.2.2 相关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创新之处与存在的不足

1.4.1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虚拟货币的产生及其法律属性

2.1 虚拟货币的产生

2.1.1货币的演进过程

2.1.2虚拟货币分类与特点

2.1.3 虚拟货币的设计初衷与概念界定

2.2虚拟货币的法律属性

2.2.1知识产权理论

2.2.2 物权理论

2.2.3 债权理论

第三章 虚拟货币交易监管滞后及域外启示

3.1 虚拟货币交易风险

3.1.1 虚无的法律定位

3.1.2 缺乏可预测性的价值浮动

3.1.3 监管困难导致的犯罪风险

3.1.4 交易平台的安全属性欠缺

3.1.5 跨境交易税务稽查风险

3.2 我国虚拟货币交易市场亟待监管

3.2.1 我国虚拟货币监管现状

3.2.2 现行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3.2.3 监管的必要性

3.3 域外虚拟货币监管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3.3.1 美国

3.3.2 日本

3.3.3 欧盟

3.3.4 我国香港地区

第四章 我国虚拟货币监管创新举措

4.1 立法角度完善和创新虚拟货币监管

4.1.1 通过立法确定虚拟货币的“法律地位”

4.1.2 建立健全虚拟货币监管法律法规

4.1.3 设立专门监管机构,确立监管主体责任

4.2 司法角度创新虚拟货币监管

4.2.1 虚拟货币的价值认定

4.2.2 涉案证据的确认与保全

4.2.3 对虚拟货币投资者的法律救济

4.3 创新虚拟货币监管的其他举措

4.3.1 出台新型虚拟货币监管政策

4.3.2 纳入证券市场监管,创立监管新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虚拟货币作为新兴金融产物迅速发展普及,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同时其交易活动也在各国兴起,通过虚拟货币购买网络商品与服务成为一种潮流。基于虚拟货币去中心化、匿名性以及流通基于电子数据的种种特点,虚拟货币获取途径方便、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且可有效回避金融风险,但同时却对传统金融领域及法定货币体系带来不容小觑的风险与冲击。各国为了应对虚拟货币交易中产生的风险,纷纷开始积极探索,制定相关法律与政策、创立专门机构加强监管与引导,对虚拟货币的监管问题高度重视。然而,我国在这方面才刚刚起步。我国目前对于虚拟货币的态度相对消极,不但关闭了国内所有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在法律及政策上也否定了虚拟货币的地位与价值。但是,虚拟货币作为一种新兴金融产物,其出现具有历史必然性,对其产生与发展持消极、否定的态度只会逐步拉大我国金融领域发展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差距,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风险,应该从加强监管,促进发展的角度接纳、认识虚拟货币。只有在了解了虚拟货币的起源与发展,确定了虚拟货币的法律属性、虚拟货币发行与交易中存在的风险以及现行监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后,我们才能在我国的金融背景下讨论如何对虚拟货币进行有效监管,如何在监管中进行创新,借助新兴事物的崛起促进传统经济转型与发展,为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提供便利,充分利用其优势,并通过有效法律监管避免虚拟货币可能引发的风险与危机。  本文通过阐述虚拟货币的产生与发展,对虚拟货币的法律定位及目前存在的风险与防控加以分析,并对虚拟货币的未来发展提出展望。文章重点通过分析我国虚拟货币交易的监管现状,提出目前监管状态下存在的诸多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研究同时期域外对于虚拟货币交易监管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对我国亟需怎样的虚拟货币监管进行探讨,从立法角度、司法角度及政策等其他方面提出虚拟货币的监管创新举措。

著录项

  • 作者

    李夏;

  •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

  • 授予单位 兰州大学;
  • 学科 法学·民商法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汪振江;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虚拟货币,法律属性,风险防控,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