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台湾大油坑矿业棕地景观生态修复设计
【6h】

台湾大油坑矿业棕地景观生态修复设计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矿业棕地面临的问题

1.1.2 可持续发展在矿业棕地更新中的必要性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

2.1.1 棕地

2.1.2 矿业棕地

2.1.3 生态修复

2.2 相关理论

2.2.1 《可持续倡议评估体系》(SITES)

2.2.2 干扰理论

2.2.3 区位理论

2.2.4 土地生态学理论

2.2.5 仿生学理论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2.3.1 国外矿业棕地生态修复研究进展

2.3.2 国内矿业棕地生态修复研究进展

2.4 矿业棕地案例研究分析

2.4.1 国外案例研究

2.4.2 国内案例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SITES的矿业棕地景观生态修复设计体系构建

3.1 矿业棕地修复设计原则

3.1.1 风险防范原则

3.1.2 生态优先原则

3.1.3 文化塑造原则

3.1.4 可持续性原则

3.2 矿业棕地景观生态修复设计框架

3.2.1 场地前期评估

3.2.2 规划设计策略

3.2.3 场地总体规划

3.2.4 场地详细设计

3.2.5 景观生态修复设计流程

3.3 矿业棕地生态修复措施

3.3.1 水系修复

3.3.2 土壤修复

3.3.3 植物配置

3.3.4 材料的选择

3.3.5 生态修复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SITES台湾大油坑矿业棕地景观生态修复设计

4.1 项目概况

4.2 设计流程

4.3 基地分析

4.3.1 区位分析

4.3.2 地形及土壤分析

4.3.3 水文分析

4.3.4 植被分析

4.3.5 场地评估及分析

4.4 总体规划

4.4.1 总体布局

4.4.2 竖向规划

4.4.3 道路及视线设计

4.4.4 节点设计

4.5 水系的生态修复设计

4.6 土壤改良设计

4.7 植物配置设计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项目设计总结

5.1.1 基于SITES的矿业棕地景观生态修复设计体系的构建和应用

5.1.2 矿业棕地景观修复的分期规划

5.1.3 矿业棕地修复中的人文精神的体现

5.2 项目设计展望

5.2.1 对矿业棕地生态修复的措施和机理需要深入研究

5.2.2 建立和完善矿业棕地的生态环境资料库

5.2.3 矿业棕地的发展规划定位遵从城市发展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蔡林珊;

  • 作者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

  • 授予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
  • 学科 风景园林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房英;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