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科幻文学“黄金时代”研究——以《科学文艺》(1979-1984)为中心
【6h】

中国科幻文学“黄金时代”研究——以《科学文艺》(1979-1984)为中心

代理获取

目录

1 绪 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中国科幻文学“黄金时代”史述

1.2.2“黄金时代”重要作家作品论述

1.2.3 对80年代中国科幻文学的深入研究

1.3 研究方法与章节概要

2 中国科幻文学“黄金时代”概观

2.1 新时期科幻文学的井喷

2.2 高潮与回落:《科学文艺》的创办与转型

3 “现代化”的憧憬与焦虑:“黄金时代”科幻想象的展开

3.1 归来之士:科学家形象的重构

3.2 漫游未来:“去政治化”的技术崇拜及其文化政治

3.3“超级大国”的阴影与意识形态斗争

4 “特异功能”、“伪科学”与科幻小说的“科学性”

4.1 文学想象、科学探索与社会骗局的交错

4.2“伪科学”与“科文之争”

4.3 实用主义科幻观与科幻界的理论探索

5 被忽视的想象:科学文艺中的非小说类创作

5.1 科学童话:改革年代的新人想象

5.2 科学诗:科学的审美表达与困境

5.3 科学报告文学:“改革政治”的多重话语策略

5.4 科学小品:日常生活的回归及其意义

6 结 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B 书目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在1980年代的历史语境中,以《科学文艺》杂志为中心,梳理“黄金时代”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历程,考察科幻文学这种具有鲜明现代性特征的文类与“现代化”政治的密切互动关系,以及科幻文学经由这种互动而生发出的丰富面向和发展可能。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召开,科幻文学随即井喷,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科幻作家。1983 年,“清除精神污染运动”爆发,“科幻小说”作为“污染源”之一遭到定点打击,“黄金时代”戛然而止。与科幻文学的整体发展同步,《科学文艺》在全国科学大会后创刊,一时风头无两,尔后于“清污运动”劫余转型,开始“自负盈亏”。在这个意义上,《科学文艺》的变迁可以视作“黄金时代”中国科幻文学从兴盛到低迷的缩影。  在“现代化”政治中,政治主体从工农群众悄然变为科学家(知识分子)。在时代转变的背景下,与“科学”密切相关的科幻文学承担起了塑造科学家形象的任务。同时,科幻文学中那些看似“去政治化”的技术幻想,实际也蕴涵着“现代化”政治的个人主义逻辑。同一时期广泛存在的批判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幻小说,则体现了科幻作家超前于时代的对于现代性后果的敏感。  同样是在“现代化”的背景下,“特异功能”的支持者力图最大限度地探索与开发人的潜能,以便更快地推动中国科技的进步。由此观之,“特异功能探索”这种在80年代被官方默许甚至鼓励的复杂现象背后是“现代化”发展逻辑。而科普界对科幻小说的批判同样遵循“现代化”思维模式,认为科幻文学作为科学文艺的一种,理应承担普及科学知识的任务,不应尝试逾越科学的边界。这种科学普及观念发轫于晚清时期的科学小说观,在1950年代国家工业化的进程中逐步成型,并延续至改革开放初期。  而“黄金时代”时常被忽视的非小说类科学文艺创作同样值得关注。其中,科学童话通过纯真的想象表达了成人们对儿童这一未来的“现代化”主体的想象和期望;科学诗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学的审美表达的困境;科学报告文学重新构建了专业性的科学家的合法地位;而科学小品“美文”属性的回归则与“现代化”的经济指向性相一致。在科幻小说被指斥为“伪科学”的情况下,科学童话、科学诗、科学报告文学和科学小品等其它科学文艺类型在“科普”与“科幻”之间构成了一个缓冲地带,也为今天几乎等同于科幻小说的科幻文学留下了值得重温的历史资源和观念启示。  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对科幻文学史进行局部梳理,并探究“黄金时代”的科幻文学与“现代化”意识形态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科幻文学开放式发展的可能道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