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认知体验的旅游小城市空间设计研究——以湖南省韶山市为例
【6h】

基于认知体验的旅游小城市空间设计研究——以湖南省韶山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以城市为目的地的旅游活动逐渐兴起

1.1.2 游客的旅游观念与旅游方式逐渐转变

1.1.3 旅游小城市愈发缺乏对游客的吸引力

1.2.1 旅游小城市的定义

1.2.2 城市旅游的特征

1.2.3 城市空间设计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旅游小城市研究

1.3.2基于认知体验的城市空间设计研究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论文研究框架

2 旅游小城市认知体验理论体系构建

2.1.1 空间认知

2.1.2 环境体验

2.1.3 认知与体验的相互关系

2.2 认知体验相关的空间设计理论

2.2.1 理论构建基础:城市建设的艺术性

2.2.2 理论支撑骨架:城市空间认知理论

2.2.3 理论实践指引:视觉连续景观理论

2.3 旅游小城市空间特性研究

2.3.1 旅游小城市在城市旅游背景下的竞争力差距

2.3.2 旅游小城市在认知体验视角下的空间独特性

2.4.1 游客在城市旅游中的认知体验需求

2.4.2 基于认知体验的城市空间设计要点

2.5.1 城市总体认知:城市空间系统的整体性

2.5.2 城市漫游体验:城市空间场所的独特性

2.5.3 城市活动参与:城市空间功能的多样性

2.6.1 波诺卡城市整体空间结构优化

2.6.2 皮斯河小城滨水空间特色营造

3 认知体验视角下的韶山城市空间设计策略

3.1.1 韶山城市空间优化设计研究背景

3.1.2 城市交通的体系化与人性化问题

3.1.3 空间肌理的秩序化与结构化问题

3.1.4 景观风貌的形象化与识别性问题

3.2.1 城市旅游产品单一

3.2.2 游客停留时间短暂

3.2.3 城市旅游印象模糊

3.2.4 旅游服务功能缺失

3.3.1 强化城市主轴

3.3.2 优化道路结构

3.3.3 完善慢行系统

3.4.1 城市边界控制

3.4.2 特色景观打造

3.4.3 生态网络融入

3.5.1 旅游产业集聚

3.5.2 主题功能聚合

3.5.3 漫游线路规划

4 策略指引下的韶山城市空间五要素细化设计

4.1.1 城市漫游路径

4.1.2 城市公共节点

4.1.3 城市标志建筑

4.1.4 城市区域与边界

4.2 城市漫游路径优化

4.2.1 步行街道的轮廓连续性优化

4.2.2 线性公园的游览节奏性引导

4.3 城市公共节点优化

4.3.1 交通节点的视觉特征强化

4.3.2 游憩节点的多样功能植入

4.4 城市标志建筑优化

4.4.1 标志建筑的可见性提升

4.4.2 纪念建筑的风貌复原设计

4.5.1 主题小街区的空间布局

4.5.2 城区边际建筑高度控制

5 结 语

5.1 研究结论

①基于认知体验的旅游小城市空间设计要点与原则

②基于认知体验的旅游小城市空间设计策略与方法

③基于认知体验的旅游小城市空间研究与设计理论体系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韶山城市空间优化设计研究相关图纸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祝贺;

  •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

  • 授予单位 重庆大学;
  • 学科 建筑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卢峰,陈维予;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G64X51;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