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分布式空时编码系统中的中继选择和功率分配算法研究
【6h】

分布式空时编码系统中的中继选择和功率分配算法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多中继放大转发(AF,Amplify and Forward)和译码转发(DF,Decode and Forward)协议的主要缺点足中继采用正交子信道传输降低了频谱利用率。这引发了人们对分布式空时编码(DSTC,Distributed Space Time Coding)的研究。
   目前多中继AF协议的中继选择和功率分配算法研究较多,但是通常只考虑不同中继使用正交信道传输的情况,而结合DSTC进行中继选择和功率分配算法的研究还不多。本文在研究多中继AF协议的基础上,针对DSTC系统的中继选择算法和功率分配算法开展研究。
   首先,介绍分集技术、协作通信和空时编码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引入DSTC,重点分析基于AF的DSTC,并给出对应的准正交空时编码(QOSTC,Quasi-Orthogonal Space Time Code)。
   然后,针对DSTC系统中最大似然(ML,Maximum Likelihood)检测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我们利用线性分散码(LD,Linear Dispersion)的线性性质,将迫零(ZF,Zero Forcing)检测算法用于基于LD的DSTC。该ZF检测算法在基本保持误比特率(BER,Bit Error Rate)性能的同时,降低了检测的计算复杂度。
   接着,研究DSTC系统的中继选择算法,推导DSTC系统中信宿的接收信噪比(SNR,Signal to Noise Ratio)表达式,研究基于SNR准则的中继选择算法,为了降低算法的计算复杂度,使用一种次优中继选择算法,减少中继选择搜索次数。最后将该算法与已有算法作仿真比较。
   最后,研究DSTC系统的功率分配算法,研究一种最大化信宿接收SNR的功率分配算法,该算法利用调和平均准则对多个中继进行功率分配,将信源和中继的功率分配问题转化为对信源功率的一维搜索问题。该算法能够根据信道条件调整信源和中继的发射功率。最后仿真对比中继选择和功率分配的两种结合方案:中继选择之后功率分配和中继选择同时功率分配,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两种结合方案的BER性能接近,但是中继选择同时功率分配的方案具有更高的计算复杂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