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鹞落坪自然保护区蜻蜓目昆虫区系及多样性研究
【6h】

鹞落坪自然保护区蜻蜓目昆虫区系及多样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一、文献综述

1 区系、多样性、相似度

1.1 区系研究

1.2 中国昆虫区系研究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研究意义

2.2 研究现状

二、研究地概况

1 地理位置与保护区范围

2 自然条件

2.1 地质地貌

2.2 气候

2.3 土壤

2.4 水文

2.5 植被类型

三、调查研究方法

1 标本的采集

2 标本的制作

3 标本的鉴定

4 区系研究

5 其他数据分析

四、研究结果与讨论

1 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蜻蜓种类

2 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蜻蜒区系分析

3 多样性、优势种、相似度

4 本文研究的意义

5 本文的创新之处

6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处于大别山主峰分水岭主段,保护区面积123km2,其中核心区2120hm2,缓冲区2840hm2,实验区7340hm2。海拔500-1700米。属于北亚热带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年降水量1400-2000毫米,属于大别山高降水值区,年平均气温15℃,气温垂直变化明显,海拔每升高100米,温度下降0.48C,因此动物分布呈现明显的垂直差异,无霜期210-220d。保护区自然条件优越,生物资源丰富,初步调查有维管植物2000种以上,100多种大型真菌,18种两栖动物,25种爬行动物,129种鸟类,40种兽类。森林覆盖率95%以上,起到了很好的保持水土的作用。
   根据2006年的检测结果,鹞落坪生物丰度指数为121.38,植被覆盖指数108.98,保护区水质优越,水体含氧量丰富,这为蜻蜓幼虫的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2009-2011年,通过样点法、样线法和样方法对鹞落坪地区地区蜻蜓目昆虫的种类、区系及多样性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1)共捕获加观察记录蜻蜓目昆虫共计18941只,属于12科,共53种。其中以蜻科最多,计有26种。
   (2)区系分析:大别山是东洋区和古北区的过渡地带,鹞落坪位于大别山腹分水岭主段,6种属于古北界,22种属于东洋界,广布种25种。说明鹞落坪蜻蜓区系分布以东洋界为主。
   在把鹞落坪自然保护区作为一个整体考虑时,香农威纳指数为2.1329,理论最大多样性指数Hmax=3.9703;均匀度指数J=0.213。其中优势种黄蜻数量为6342,优势度指数D=6342/18941=0.33
   不同的生境中以路边蜻蜓分布种类最多,推测原因为调查时沿路走的时间最多,并且路边附近常有溪流、密林等。密林和竹林蜻蜓分布具有最高的相似性,原因应该是由于竹林和密林都具有隐蔽、空间有限的特征,不适合擅飞行的大型蜻蜓目昆虫。水塘与其他生境相似性最低,原因估计由于山区海拔差异较大,水塘较少,造成取样有限,并且大面积水域蜻蜓缺乏栖息物,使得观察到的种类较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