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舒城县域经济发展中县级政府职能研究
【6h】

舒城县域经济发展中县级政府职能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县域经济与城域经济相比发展缓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显得非常重要,中央历次大会和重要文件都提出要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城乡经济均衡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经济体制。
   每一个地区的发展都离不开当地政府的规划指导,在中国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中,政府的责任显得更加重要,不但要主导培育市场主体建立健全市场体系,还要随着市场的发育完善逐步从各个竞争性领域中淡出自己的身影。政府要做到及时地培育市场,审时度势地退出某些领域,还要弥补市场的缺陷,不能留下管理的空白。政府职能的充分发挥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任重而道远。
   安徽省舒城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近几年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和省会合肥周边县域经济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急需跨越式发展。作为后发展县,舒城县政府的宏观指导作用尤为突出,要补上市场经济的课,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从竞争性行业退出。科学发展观要求摈弃粗放型的发展方式,舒城不可能和先发展地区走同样的“先污染后治理”或者“边污染边治理”的老路,必须走新型发展道路。安徽毗邻开江浙,但开放程度没有后者高,舒城县处于安徽省中部,接受长三角的辐射更小。现阶段,受国内大环境的影响,各地政府都趋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不仅要大力发展经济,还要特别注重民生。这些都对舒城县政府推动经济跨越式发展提出了挑战。
   本文第一章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政府职能、县政府职能的相关理论。
   本文第二章回顾了舒城县经济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从几个五年计划的时间维度,用各个经济指标纵向介绍了舒城县的发展。然后按照产业分类剖析舒城县政府在促进农业、工业、商贸服务业各个领域经济发展中职能履行的作用。虽然舒城县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但是和全国百强县平均水平、安徽省平均水平、肥西县的各项经济指标相比,可以发现横向的差距还是很大。
   舒城县的发展不是孤立的,本文第三章在大环境中考量舒城县发展的优势劣势。舒城县有自身的内在优势和外部机遇:宏观经济形势总体看好;长三角新一轮产业转移;安徽省扩权强县步伐加大;舒城县被纳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舒城县被纳入“合肥经济圈”;舒城县有特殊的政治资源;舒城县农业基础较好;舒城县旅游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丰富。当然,舒城县也有自身的不足并面临着挑战: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经济发展基础薄弱;周边竞争激烈;生产要素面临瓶颈;科学发展紧迫性增强;构建和谐社会面临更高的要求。根据舒城县经济发展的内外新形势,然后为舒城县经济进一步发展做出路径选择,新的经济发展形势和路径对舒城县政府的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四章根据笔者的实践经验总结舒城县政府履行经济发展职能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市场监管不到位;公共产品供给水平较低;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等等,并分析其原因。
   根据舒城县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存在的不足,本文第五章提出舒城县促进经济发展职能转变的对策:培育和建立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弥补市场失灵解决环境外部性问题;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区域内投资软环境;发展社会事业,促进和谐稳定。还提出政府职能转变的保障措施:建立更加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科学设立县政府部门;优化政府决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