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安徽肥西高店方言语音研究
【6h】

安徽肥西高店方言语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概说

第一节 江淮官话的地理分布和研究现状

1.1 江淮官话的地理分布

1.2 江淮官话和合肥方言的研究现状

第二节 肥西县及高店乡的地理历史概况

2.1 地理概况

2.2 历史概况

第三节 肥西方言的研究现状和本文的研究意义、目的、方法及材料来源

3.1 肥西方言的研究现状

3.2 本文的研究意义、目的、方法及材料来源

第四节 调查点、发音合作人

第二章 肥西高店方言音系

第一节 声韵调

1.1 声母

1.2 韵母

1.3 声调

1.4 声韵配合关系

第二节 肥西高店方言的语音特点

2.1 声调特点

2.2 高店方言声母特点

2.3 韵母特点

第三节 连读变调

3.1 两字组的连读变调

3.2 三字组的连读变调

3.3 个别字的变调

第三章 肥西方言及高店方言的内部差异

第一节 高店方言与其它乡镇的差异比较

1.1 其它乡镇简介

1.2 高店与其它乡镇的语音差异

第二节 肥西方言内部差异形成的原因

第三节 肥西高店方言的内部差异

3.1 影疑母今读([z])声母字

3.2 山摄字

3.3 其他新老派异读词语

第四章 肥西高店方言中的语言经济性原则

第一节 高店方言词汇中的语言经济性原则

1.1 高店方言中的单音节词语

1.2 高店方言中的叠音词

1.3 高店方言中的语音脱落

第二节 高店方言中的合音现象

2.1 高店方言中的合音现象的分类

2.2 高店方言中的合音现象的合音类型

2.3 高店方言中合音现象的固定程度

2.4 合音现象产生原因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肥西县内方言调查点地图

致谢

展开▼

摘要

高店方言属于江淮官话洪巢片。历来对于江淮官话和合肥方言研究的专著论文较多,而对于县级方言的研究较少。本文以实地调查资料为基础,较为详细地描写了肥西高店方言的语音情况,并分析了其语音特点。同时,结合县内其它各点的材料,比较了肥西县内方言的异同,为江淮官话洪巢片方言的研究提供了资料上的佐证。全文共分为五章,其中,从第二章至第四章是本文的主要部分。
  第一章,概说。本章主要介绍了江淮官话的地理分布;肥西县及高店乡的历史地理概况;江淮官话、合肥方言及肥西方言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意义、目的、方法及材料来源;材料调查点及发音合作人的情况。
  第二章,肥西高店方言音系。本章为全文的重点,详细描写了高店方言的语音面貌,并对一些语音现象进行了描写和分析。本章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声母、韵母、声调的基本情况;声韵调配合表以及声韵配合特点;高店方言的语音特点;连读变调。其中,高店方言的语音特点是本章的重点内容,高店方言一个显著的语音特点就是元音高化,元音高化和前化同时又引起了声母的擦化和前化,这些都会导致高店方言的语音演变。“桓欢韵”是南方方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而“桓欢韵”在高店方言中保留的也较为完整。由于江淮官话处于官话和吴语的过渡地带,我们认为高店方言中的这一现象,体现了“桓欢韵”是南方方言的一种普遍的语音特征。高店方言中的连读变调类型较为复杂,既有前变型,也有后变型。
  第三章,肥西方言及高店方言的内部差异。本章主要是通过县内四个代表点与高店方言的材料来比较县内方言的差异以及高店乡内部的新老派语音差异。地理因素和语言接触导致了方言的差异,肥西县内的差异和高店方言的内部差异均体现在与普通话相去甚远的语音上。肥西县内的方言差异主要受地理因素的影响,县内各点所邻近的方言区不同,方言之间的影响导致了县内方言产生了差异。高店方言的内部差异则主要体现在新老派异读,方言和普通话的接触,导致了方言内部语音的演变,逐渐形成新老两派不同的语音。
  第四章,肥西高店方言中的语言经济性原则。本章描写高店方言的词汇特点,主要是描写了高店方言中的合音现象。高店方言中的合音现象是语言使用中的一种急说快读现象,大多数都是临时的音变现象,不具有稳固性。合音现象为高店语音系统增添了一些新的音节,但是这些新的音节并不违背方言中固有的语音拼合规律,它们仍然符合高店方言本身的语音系统。
  第五章,结语。本章是对全文的总结,概述了高店方言的语音系统及方言中存在的一些语音现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