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与“乡”的纠结:三十年(1978-2008)乡土电影中的城乡二元议题研究
【6h】

“城”与“乡”的纠结:三十年(1978-2008)乡土电影中的城乡二元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研究源起

二、含义解释及文献研究综述

(一)乡土电影及本文研究范围说明

(二)城乡二元结构

(三)电影现代性批评

(四)乡土电影研究的文献综述

(五)乡村影视剧作品中涉及城乡议题的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四、研究创新点及意义

第一章 三十年乡土电影中城乡议题的发展流变

一、兴起的“第四代”:“城市”“乡村”的荧幕初现

(一)《人生》的“艰难抉择”:吴天明的“城与乡”

(二)从《乡音》到《安居》:胡炳榴眼中落寞的乡村

二、辉煌的“第五代”:城乡关系反思的高潮

(一)鲜明的城乡对比:张艺谋的二元态度

(二)诗意家园:霍建起的乡村想象

三、困境中的“第六代”:淡去的乡土记忆

(一)文化夹缝中的小城镇:贾樟柯的乡土反思

(二)乡土电影走向衰落:城市化浪潮中的“第六代”

第二章 城乡二元议题在乡土电影中的具体表现

一、乡土电影的城乡二元叙事结构

(一)乡村背景下,城市的“在场”

(二)乡村“前景’’下,城市的“不在场”

二、乡土电影中的城乡二元对立形象

(一)浮躁的都市与诗意的乡村

(二)乡村“出走者”和城市“逃离者”

(三)城市主导下乡村的整体失语

第三章 社会大环境对于乡土电影城乡议题呈现的影响

一、城乡发展失衡,差异长期存在

(一)户籍制度的不公平导致城乡发展失衡

(二)城乡发展失衡催生各种城乡差距

二、城市流行文化挤压,乡村传统文化消亡

三、城市话语主导下,乡村话语权的丧失

(一)乡村“自我话语的消解性”

(二)城市“他者话语的主导性”

第四章 乡土电影中城乡二元议题呈现的缺失

一、乡村家园的“神化”和城市的“妖魔化”

(一)真实的乡村与想像的乌托邦

(二)城市是黑暗深渊还是光明之地

二、过于凸显对立,缺少建构意识

(一)忽视城乡关系的改善融合

(二)缺乏现代性文化建构意识

第五章 乡土电影的发展困境与未来探索

一、乡土电影发展的当前困境

(一)市场化浪潮的冲击

(二)娱乐化欣赏需求的误导

(三)创作者时代感的缺失

(四)发行运作机制的不完善

(五)城乡电影消费市场的差距

二、困境突围:乡土电影如何转变升级

(一)电影内容制作上

(二)电影发行传播上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自城乡分野诞生以来,城市与乡村之间或冲突或融合的复杂关系便一直存在。城市得益于自身的地理和政策优势,发展速度远超相对闭塞的乡村。受此影响,我国城乡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皆存在不均衡的问题,由此也导致了两者在各个领域内的对立不断加深,尤其是在文化领域:城市因为最先接受现代文明的洗礼,文化氛围更加开放、创新。而乡村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则比较保守、陈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对乡村的冲击也愈加剧烈,不仅表现在地域空间与人口比例上,还表现在推崇开放的城市文化对坚守传统的乡村文化的冲击上。在整个文化系统中,乡村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被来自城市的流行文化、消费文化等多元文化所挤压,甚至时刻面临着走向消亡的危险。
  面对当前令人堪忧的文化危机,乡土电影表现出了高度的关切。其通过描绘诗意化的乡村生活场景,独特的民俗风情,试图唤起大众的乡土情结,慰藉人们长期漂泊在外无所皈依的心灵,构筑起抚慰创伤的精神家园。
  改革开放之后(新时期)越来越多的乡土电影涌现,它们已不仅仅局限于描绘乡村风土,而是通过深刻反思乡村之所以出现文化危机的成因,并试图将城市与乡村的冲突与融合体现在电影的镜头语言中。可以说城市和乡村作为独立的形象出现在电影中,是创作者们自觉的城乡意识的产物,也是其文化反思的结果。也正因为如此,电影对于城乡二元关系的呈现,通常会带有导演个人认知的标签,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甚至有时是有失偏颇的。
  新时期的乡土电影历经三代导演的发展流变,整体呈现出兴起——高潮——落寞的运动轨迹。其中巅峰发展时期(主要是第五代导演时期)的乡土电影最具代表性,这一代导演的作品生动地呈现了城与乡的二元并置与对立,表达了自身对于乡土文化变迁的现代性深思,唤起了大众心中逐渐消逝的乡土记忆。乡土电影的现代性追求使得部分电影人主动承担起探索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融合的新道路,并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重塑大众对乡土文化的文化认同,发挥乡土电影的文化建构功能。
  但在商业化浪潮的冲击下,电影中的乡土还是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乡土电影的发展甚至呈现出荒芜的尴尬现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由于乡土电影的创作者们一直未能在思想性、艺术性和通俗性、商业性之间找到平衡点,因此作品整体的表现风格与现代观众的娱乐性观赏需求相去甚远,以致投放市场后票房惨淡。
  针对这一现状,本文通过梳理改革开放后三十年的乡土电影发展历程,选取了其中较为典型的优秀电影作品作为研究对象,挖掘出电影中种种有关城乡二元议题的影像表现,基于电影批评理论,并结合电影美学、传播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使用文本分析的方法,来详细阐述不同时期乡土电影中城乡议题的创作演变。文中将城乡二元议题在电影中的具体表现进行归纳总结,并详细分析了社会大环境对乡土电影城乡议题呈现的影响。另外还指出了这一议题呈现的缺失之处,对一些扭曲呈现和态度偏颇之处提出批判。文章的最后对乡土电影发展的现代性困境进行了详实地解读,对其以后如何能在秉持艺术性思想性的同时融入商业性,以及如何借助新媒体渠道实现更大范围地传播等方面提出设想。以期未来的乡土电影能更好地进行现代性反思,以引起社会对城乡发展失衡问题的重视,唤起更多人的乡土文化保护意识,最终让乡土电影在多元文化时代背景下得到更长远的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