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相对论框架下原子核单粒子共振态的研究
【6h】

相对论框架下原子核单粒子共振态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共振态的研究意义

1.2 共振态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对论平均场理论(RMF)

第三章 RMF-CSM方法及其对原子核单粒子共振态的研究子

3.1 复标度方法(CSM)

3.2 RMF-CSM方法

3.3 RMF-CSM方法对原子核单粒子共振态的研究

3.4 结果与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RMF-CGF方法及其对原子核单粒子共振态的研究

4.1 复标度格林函数(CGF)方法

4.2 RMF-CGF方法

4.3 RMF-CGF方法对原子核单粒子共振态的研究

4.4 结果与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RMF-CMR方法及其对原子核单粒子共振态的研究

5.1 复动量表象(CMR)方法

5.2 RMF-CMR方法

5.3 RMF-CMR方法对原子核单粒子共振态的研究

5.4 结果与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原子核单粒子共振态在晕、能级反转和幻数移动等奇特现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将复标度方法(CSM)、复标度格林函数(CGF)方法和复动量表象(CMR)方法与相对论平均场理论(RMF)结合,发展了RMF-CSM、RMF-CGF和RMF-CMR理论方法,并用这些方法研究了原子核的单粒子共振。主要内容如下:
  一、将复标度方法和描述形变核的相对论平均场理论结合,发展了描述形变核的RMF-CSM理论方法。以A=31原子核为例,研究了原子核的单粒子共振态,获得了共振态的能量和宽度等共振参数,分析了共振参数与原子核形变的关系,给出了单粒子束缚和共振态的能级结构及其随形变的变化规律,解释了31Ne晕现象的形成根源。
  二、为了消除CSM方法计算结果对复标度参数的依赖,以获得更加准确的结果,本文将复标度格林函数方法拓展到相对论平均场理论,发展了RMF-CGF理论方法。通过消去连续谱的干扰,将反映共振态的共振峰清晰地表现在连续能级密度上,从而可以更加方便和准确地确定共振态和相应的共振参数。用RMF-CGF方法研究了120Sn的单粒子共振态,获得与其它理论方法一致的结果。比较而言,本文的结果更加准确。
  三、尽管RMF-CGF方法可以相当准确地确定共振参数,由于复标度方法的局限性,RMF-CGF方法不能很好地确定宽共振,而连续阈附近的宽共振在奇特现象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为此,本文进一步将CMR方法拓展到相对论平均场理论,发展了RMF-CMR理论方法,研究了原子核的单粒子共振态,发现RMF-CMR方法不仅能够统一描述束缚态、共振态和连续谱,而且能够很好地描述窄共振态和宽共振态,解决了其它方法难以同时描述窄共振态和宽共振态的困难,展现了RMF-CMR理论方法的优越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