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生态旅游竞争力研究——以安徽省16市为例
【6h】

生态旅游竞争力研究——以安徽省16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生态旅游研究成果

(二)生态旅游竞争力研究成果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思路

(二)技术路线

六、研究的创新之处

七、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重要概念界定

一、相关理论基础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二)生态经济理论

(三)环境承载力理论

(四)竞争优势理论

二、重要概念界定

(一)生态旅游

(二)生态旅游核心要素

(三)生态旅游竞争力

三、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态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处理

一、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二、评价指标选取与解释

(一)自然基础竞争力

(二)可持续发展竞争力

(三)道德教育竞争力

三、数据来源

四、数据处理

(一)无量纲化处理

(二)熵权法分析过程和数据处理结果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安徽省16市生态旅游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一、安徽省生态旅游发展概况

二、2016年安徽省16市生态旅游竞争力比较分析

(一)2016年安徽省16市生态旅游竞争力综合比较

(二)2016年安徽省16市生态旅游竞争力分类比较

三、2012-2016年安徽省16市生态旅游竞争力比较分析

(二)2012-2016年安徽省16市生态旅游竞争力分类比较

四、安徽省16市生态旅游竞争力差异主要来源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讨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讨论与建议

(一)讨论

(二)安徽省生态旅游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2017年8月,《安徽省生态旅游发展规划(2016-2025)》初稿开始面向社会征求民意,提出发展安徽生态旅游的重要设想。生态旅游发展已逐步从理论构想走向实践推广,成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健康模式。安徽省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开发基础良好,适合发展生态旅游。对安徽省16市生态旅游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可以清晰省内各市生态旅游竞争力发展近况,发现各市在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差异,从而指导省内生态旅游环境的整体改善。
  本研究依据生态旅游核心要素,构建了生态旅游竞争力评价体系。并据此对安徽省生态旅游竞争力进行了静态和动态实证分析,提出了综合提升省内生态旅游竞争力的几点建议。
  文章主要有如下研究成果:
  (1)通过分析生态旅游的核心内涵,定义了生态旅游核心要素,构建了生态旅游竞争力评价体系;
  (2)从安徽省内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来看,黄山、安庆和池州属于省内生态旅游竞争力Ⅰ级区域,六安和合肥属于省内生态旅游竞争力Ⅱ级区域,其余11市属于省内生态旅游竞争力Ⅲ级区域,Ⅰ级区域生态旅游竞争力优势绝对突出,Ⅱ、Ⅲ级区域生态旅游竞争力差距不大;
  (3)从省内2012-2016年生态旅游竞争力的动态变化来看,安徽省16个地级市2012-2016年生态旅游竞争力变动趋势不明显,各市间生态旅游竞争力差距始终较大。同时,五年间各市生态旅游自然基础竞争力变化不大,各市差距稳定;可持续发展竞争力重要性有所下降,各市差距减小;道德教育竞争力得分总体上升,重要性不断显现,部分地市优势不断突显。长期来看,省内各市生态旅游条件都会得到一定改善,但竞争力相对等级变化有限;
  (4)各市生态旅游竞争力差距的主要来自地区旅游收益占GDP比重大小、地区环保投资占财政总投资的比重、地区县级以上自然保护区数量和地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数量四个方面。清楚认识省内16市在这四个方面的差距,有利于改善目前省内生态旅游发展不均衡的现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