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长三角城市群农业竞争力评价与区域差异研究
【6h】

长三角城市群农业竞争力评价与区域差异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

第二章 农业竞争力相关综述

一、农业竞争力的内涵与构成

二、农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三、农业竞争力的相关理论

四、农业竞争力相关研究

第三章 长三角城市群农业发展现状

一、长三角城市群基本概况

二、长三角城市群农业发展基本现状

三、长三角城市群农业发展现实问题

第四章 长三角城市群农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一、指标体系的建立

二、农业竞争力的测算

三、长三角城市群农业竞争力的评价分析

第五章 长三角城市群农业竞争力的区域差异分析

一、聚类分析

二、相对差异性与发展能力分析

三、基于DEA/GRA的农业区域竞争力效率评价

第六章 关于提升长三角城市群农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一、调整农业供需,适应新型消费需求

二、加快三产融合,扩宽农民增收路径

三、推进科技强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四、加强区域联动,统筹城乡发展

五、打造生态农业,促进可持续化发展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粮食产量逐年递增,农村经济飞速增长,农业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为全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和强力支撑。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农业生产面临生产成本上升、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和资源环境问题加剧等新挑战,急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农业发展体系,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连续多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将农业发展列入文件主题,2016年《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颁布实施,以及党的十九大再次聚焦“三农”问题,这一系列的国家战略决策有力的阐述了农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农业竞争力。2016年国家发改委、住建部联合印发《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长三角城市群覆盖到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三省一市在内的26个城市,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农业竞争能力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但在面临全国性的供给侧结构性问题时,长三角城市群又该如何应对?因此,重新深入研究长三角城市群当前农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对等发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贯彻供给侧改革精神,对于提高地区农业整体竞争力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搜集长三角城市群农业发展的相关资料,运用动态与静态、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利用SWOT分析和现状分析研究了长三角农业的具体情况,并通过综合指数法、聚类分析、区位变异系数、相对发展率以及DEA效率分析对长三角城市群农业竞争力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长三角城市群农业竞争力的整体水平呈现上升的趋势,除铜陵市农业竞争力呈U型变化外,其它城市也都呈上升状态;(2)除农业资源基础竞争力呈现倒U型变化外,其他维度农业竞争力都呈上升趋势;(3)各地市的农业竞争力具有地区差异性,近十年区域差异逐渐缩小,但未来差异可能扩大;(4)各地市农业产出效率不同,这是农业竞争力出现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结合文章研究结果,本文从农业供需、三产融合、科技强农、区域联动和生态农业五个方面为提升长三角城市群农业竞争力和缩小区域差异提出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