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的供需研究
【6h】

中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的供需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2.1 相关概念界定

1.2.2 主要研究内容

1.2.3 技术路线

1.3 数据介绍与研究方法

1.3.1 数据来源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贡献

第2章 理论基础、文献综述与国际经验启示

2.1 理论基础

2.1.1 公平理论

2.1.2 需求层次理论

2.1.3 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理论

2.1.4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长期照护服务需求的相关研究

2.2.3 长期照护服务供需匹配的对策

2.2.4 文献评述

2.3 国际经验启示

2.3.1 家庭照护服务模式的代表——日本

2.3.2 社区照护服务模式的代表——英国

2.3.3 机构照护服务模式的代表——美国

第3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设计

3.1 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供需分析的理论模型

3.2 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供需匹配的机制分析

3.2.1 长期照护服务供需能力的整体评析

3.2.2 家庭照护服务供需匹配的作用机制

3.2.3 社区照护服务供需匹配的作用机制

3.2.4 机构照护服务供需匹配的作用机制

3.3 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供需分析的研究设计

3.3.1 关于长期照护服务供给能力的整体评价

3.3.2 关于长期照护服务供需匹配的分步评析

第4章 中国老年人家庭照护服务的供需分析

4.1 老年人家庭照护服务的需求分析

4.1.1 描述性分析

4.1.2 实证分析

4.2 老年人家庭照护服务的供给分析

4.2.1 家庭层面

4.2.2 政府层面

4.3 家庭照护服务的供需矛盾与原因

4.3.1 老年人失能化与高龄化并存发展

4.3.2 家庭结构呈现核心化与少子化

4.3.3 家庭照料者经济负担逐渐加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老年人社区照护服务的供需分析

5.1 老年人社区照护服务的需求分析

5.1.1 描述性分析

5.1.2 实证分析

5.2 老年人社区照护服务的供给分析

5.2.1 社区层面

5.2.2 政府层面

5.3 社区照护服务的供需矛盾与原因

5.3.1 社区照护缺乏硬软件环境支持

5.3.2 社区照护服务人员数量与结构失衡

5.3.3 社区照护关于社会资源整合能力欠佳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老年人机构照护服务的供需分析

6.1 机构照护服务的需求分析

6.1.1 描述性分析

6.1.2 实证分析

6.2 机构照护服务的供给分析

6.2.1 机构层面

6.2.2 地区层面

6.3 机构照护服务的供需矛盾与原因

6.3.1 养老机构整体床位利用率较低

6.3.2 专业机构照护人员供给不足

6.3.3 公办和民养老机构供需失衡

6.3.4 政府关于养老机构运营监管欠佳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对策建议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 我国历年人口分布情况统计

附录 2 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失级别

附录 3 老年人工具性生活自理能力失级别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丁雪萌;

  •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授予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学科 劳动经济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孙健;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