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习性及艺术场概念的批判性释义──以波德莱尔为例
【6h】

习性及艺术场概念的批判性释义──以波德莱尔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一.前言

二.关于福楼拜的对话

三.习性

四.身体

五.自画像背后

致谢:

参考书目:

声明

展开▼

摘要

布尔迪厄关于场域的概念,是以习性为配置系统来进行调节的,习性是一种建构的结构,通过习性,人与社会空间发生各种可能性,这也就解决了外部诸如马克思主义只注重分析的反映论,和内部诸如结构主义将文本看做自足体的理论缺陷。本文从《艺术的法则》一书出发,以波德莱尔为例,主要论述了布尔迪厄针对萨特原初构想,采取了让艺术参与到经济和政治权力场的生产交换的方法,来勾连文学场的内外部的运作。通过波德莱尔所使用的策略,以及已经显现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背景来描述场域得以生产的可能性,解释其成为艺术场制定规则人的原因。这就建构起一个解释艺术场的科学,解开了象征资本掩盖下的不平等的生产交换,让艺术可知可解,这就为艺术提供一个更加活跃和丰富的领域,而不是通过艺术去找寻先验之物和绝对精神,彻底消解创造的拜物教神话。

著录项

  • 作者

    王洋;

  • 作者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

  • 授予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
  • 学科 艺术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高世名,邱志杰,张颂仁;
  • 年度 201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艺术美学 ;
  • 关键词

    艺术场; 波德莱尔; 习性; 结构主义;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