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自发的绘画——浅析格奥尔格·巴塞利茨的作品
【6h】

自发的绘画——浅析格奥尔格·巴塞利茨的作品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摘要

一 艺术家作品的社会感与历史烙印

二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对社会和个人经历的梳理和重构

(1) “感性”---将符合艺术精神之理性还原成为感性

(2) “表现性的再现”---即非模仿性的再现

三:“倒置的形象”---绘画语境中“颠覆”的批判意义

(1) 反思,直面社会现实的力量

(2) 艺术形象的确立,画家自身意识的建立

(3) “倒置”---艺术本真的回归

(4) 自我的觉醒

结语 “自发的绘画”---作为个体的艺术家对社会认识的觉醒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近代艺术尤其是绘画的发展在失去了宗教和再现意义之后一度走入了一个所谓“盛世”之境。在各式各样的潮流和派别之下隐藏的是传统架上绘画的巨大危机,绘画似乎和步入迟暮之年有血肉之躯的人一样就要死亡了,画家在一度的追求绘画语言的独特和惊异之时,“画”已经越来越没有意义所在了,各种现成品,极简形式甚至没有画的展览都是绘画的语言和新潮的表达形式。那么绘画,确切的说“架上绘画”真的要死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在诸多的新形式,新语言回归各自在艺术史不变洪流的相应位置的时候,架上绘画在德国新表现主义身上重新焕发了生机,并最终将这一“甘露”洒向了全世界。本文试图通过对“德国新表现主义”代表人物之一的“格奥尔格·巴塞利茨”绘画的浅显分析,以及画家所处环境和历史因素的探讨,肯定一种以人对社会和民族的自我反省为本位的创作方式。通过对画家的创作环境和绘画语言的个案考察,梳理绘画关于民族和自我的觉醒之意义和责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