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人文相契,蕴情阐序”——《红楼梦》贾母上房的“人文”智慧
【6h】

“人文相契,蕴情阐序”——《红楼梦》贾母上房的“人文”智慧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4.1 研究内容

1.4.2 关键问题

1.5 论文框架

第2章 “人文”之义

2.1 “人”之义及其分析

2.1.2 “人”的衍生

2.1.3 空间使用者分析——贾母

2.2 “文”之义及其特点

2.2.1 “文”之辞源与词义

2.2.1 “文”之衍生

2.2.3 《红楼梦》的文化界域及其特点

2.3 “人”“文”之间的关系

2.3.1 内外相应之“人”“文”

2.3.2 体用不二之“人”“文”

第3章 “人文”之境

3.1 “人”为主导——女眷行为活动空间模式

3.1.1 女眷行为活动的中心场所

3.1.2 女性空间模式特征

3.2 “文”为主导——院落特征和布局

3.2.1 贾府各院落位置关系

3.1.2 贾母院规模及建筑形制

3.3 “人文”并重——空间,礼制,实践

3.3.1 建造形式与社会礼制运作

3.3.2 “人”的状态与贾母上房空间

第4章 “人文”之式

4.1 “工具性的礼制”运作

4.1.1 “常规”礼制实践

4.1.2 空间推想与复原

4.2 “象征性意识形态”运作

4.2.1 “世俗”话语实践

4.2.2 座次空间与场景分析

第5章 结语—“人文相契,蕴情阐序”

5.1.1 “天人合一”思想

5.1.2 “礼乐”思想

5.1.3 血缘和宗法文化观念

5.2 “人文”之路——从重“文”到重“人”

5.2.1 空间功能细化

5.2.2 空间营造手段丰富

5.2.3 关注细部设计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红学”研究二十余载,其研究成果内容丰富、层出不穷。学科门类涉及:官仪礼制、诗词歌赋、衣着装饰等各领域。在这个逐渐沉淀、积累演变的历史进程中,随着社会生活、生产方式的提高,把无形的事物进行洗涤、遴选,形成符合这一时代的范式。《红楼梦》的空间研究,其呈现出来的不仅是清初时期的空间样式,即当时人们生活方式的再现。贾府空间及其所呈现的“人文”性正是在十八世纪中叶特有的范式。《红楼梦》的空间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嘉庆年间(1818年),在《痴人说梦》一书中就已出现贾府的平面推想图。直至今日,仍相继出现有关《红楼梦》空间研究的书籍。随着建筑、景观、陈设等各方面研究的增多,研究学者们逐渐聚焦于某一地理位置、某一场景,甚至某一风格,即潜在地强调静止的观察,固定的视点和对物体的感性透视;同时有一种倾向,即忽视了贾府的运作和社会各方面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忽视了将这一领域联系其他视角去把握与玩味。
  在中国文化和它的社会活动缺乏的前提下,这种忽视的后果之一就是有可能做出完全错误的解释。包括:一、所著之书与小说描述有所出入。主要在于原著的建筑布局并不是平铺直叙的全盘说明,而是从人物的行为、视线等侧面描写说明,因此会产生诸多推想可能性;二、空间与其使用者之间存在脱节。学者通常从某一角度着手分析,从而具有片面性,较有代表性的空间方面专著例如关华山先生的《红楼梦中的建筑园林》(2006),书中意在通过剖析《红楼梦》著作本身的节点描写,并参照明清空间特点重建贾府风貌;黄云皓先生的《图解红楼梦建筑意向》(2008),理性的以专业视角从贾府建筑院落、建筑关系和空间等方面进行分析。关黄二人所配之图虽详尽全面,但仍具有片面性,旨在强调空间本身,忽视了其形成的原因和因使用主体的不同而呈现出的不同空间特点。
  作为改善这种情况的尝试,并就运作和形式之间的关系勾勒一个可能的框架。《红楼梦》一书描写贾府的兴衰历程,而贾府运作更偏向朝廷的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它难免带有政治性色彩。因此要探寻贾母上房的空间特征,首先应剖析其空间形态产生的根本成因。因此本文在结合原著的基础上,从“人”“文”两方面着手研究,希翼为传统空间特征的复原与再现提供相对有益的研究方式。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是以“人”、“文”两方面为突破口,经由小说内容,尝试以人性化设计与文脉这两方面来发掘使用者在此生活方式下的空间特征,并探寻室内特征与社会技术、历史文化背景、其使用的特定人物性格的契合关系,提供清代设计活动有所价值的参考。研究重点从四个内容展开:一、“人文”之义。首先梳理与诠释“人”与“文”的意义,即对“人”“文”基本含义、衍生概念和人物、文化背景的分析,归纳和总结出“人”“文”的两种关系及其特征:在“文”的背景下反映“人”的共性、在“人”的共性中体现“文”的特性,初步构建“人文”之义。二、“人文”之境。以“人”为主导,探寻以贾母为主导的女性关系及空间场所特征;后以“文”为主导,通过对著作内容的解读,总结贾母院落及建筑的布局和特征;最后“人”“文”并重,分析在这一社会文化下,贾母“体”的三个状态与社会运作的关系,得出贾母上房的空间布局特征。三、“人文”之式。中国封建社会礼制文化下的建筑空间存在两个概念,“社会性的礼制”运作和“象征性活动中的实践”运作,通过空间使用者等级及女眷之间的关系,对场景进行推理分析,得出在“人”“文”影响下的空间特征,进行空间复原。四、人文相契,蕴情阐序。从贾母上房的案例中提取“人文”特征,即如何通过陈设反映时代特征及思想观念、居室营造体现“人文”关怀,最终做到幸福于人。
  空间特征因其使用主体、服务对象、社会环境之间不同,从而使空间出现相应的“人文”特征。论文的目的是试图从理性的角度分析,以当时社会为背景,利用文中空间描写,并结合人物特征,使研究更有说服力,从中寻找清式空间设计活动的独特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