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正视人群夜间近视偏移与人眼像差相互关系的研究
【6h】

正视人群夜间近视偏移与人眼像差相互关系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分析与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人眼像差与屈光不正的关系

展开▼

摘要

目的: 研究夜间近视偏移与人眼波前像差、年龄的相互关系。分析夜间近视偏移发生的可能机制,为合理解决这种近视偏移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利用TOPCON视标投影仪提供5米远距投影视标;利用数字亮度仪设定明、暗状态环境亮度;TOPCON主觉验光仪行主觉验光选择合适正视受试者(等效球镜在-0.50D~+0.25D)。利用iTrace波前像差仪测量明、暗状态人眼像差及等效球镜度,对60例(120眼)正视人群(男30名,女30名,年龄从15~45岁)进行研究。根据年龄将60名受试者平均分成青少年组(年龄范围15~25岁,平均年龄21.05±2.39岁);青年组年龄范围25~35岁,平均年龄30.61±3.80岁);中年组(年龄范围35~45岁,平均年龄40.50±1.96岁)。比较所有受试者明、暗条件自然瞳孔下像差各成分和等效球镜度变化;分析像差各成份及与夜间近视偏移的相互关系;分析年龄与夜间近视偏移的关系;分析暗视自然瞳孔下年龄与高阶像差的关系。 结果: 1、正视人群暗视状态自然瞳孔下等效球镜度平均为+0.19l±0.404D;明视状态平均为+0.408±0.386D;暗视状态明视状态出现大约-0.22D的近视偏移,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2、正视人群暗视状态自然瞳孔下总像差RMS平均为0.771±0.432μm、低阶像差RMS平均为0.678±0.378μm、高阶像差RMS平均为0.428±0.243μm、球差平均为0.181±0.157μm、彗差RMS平均为0.185±0.11μm;明视状态自然瞳孔下总像差RMS平均为0.410±0.225μm、低阶像差RMS平均为0.365±0.209μm、高阶像差RMS平均为0.139±0.092μm、球差平均为0.040±0.033μm、彗差RMS平均为0.078±0.049μm。暗视状态较明视状态人眼像差成倍增加,其中总像差RMS增加0.88倍;低阶像差RMS增加约0.90倍;高阶像差RMS增加约2.07倍;球差增加3.53倍;彗差RMS增加约1.37倍。球差的增大幅度最大。 3、夜间近视偏移与明、暗视状态下的总像差RMS、低阶像差RMS变化无相关性(P>0.05);与高阶像差RMS、球差、彗差RMS变化成正相关(P<0.05),并呈直线相关,相关方程分别为:高阶像差RMS:y=0.651x+0.084;球差:y=0.6288x+0.1388;彗差RMS:y=1.0812x+0.1177。 4、暗视自然瞳孔下球差、高阶像差RMS与年龄成正相关(P<0.05),并成直线相关,相关方程分别为:球差:y=0.0054x+0.0195;高阶像差RMS:y=0.0136x-0.0004;彗差RMS与年龄的无相关性(P>0.05)。 5、各年龄组间夜间近视偏移量无明显差别(P>0.05)。 结论: 1、正视人群眼暗视条件下平均出现大约-0.22D的近视偏移。 2、正视人群自然瞳孔下暗视状态较明视状态人眼像差成倍增加,其中球差增大幅度最大。 3、暗视状态下,瞳孔直径增大时,人眼高阶像差尤其是球差随之增大,可能是导致夜间近视偏移发生的原因。同时提示,解决夜间近视偏移的本质可能是消除暗视环境下增大的有害高阶像差。 4、球差、高阶像差RMS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大,而彗差RMS与年龄的相关性不确定。 5、随着年龄的增大正视人群夜间近视偏移并未减少。

著录项

  • 作者

    孙金涛;

  • 作者单位

    温州医科大学;

    温州医学院;

  • 授予单位 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医学院;
  • 学科 眼科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勤美,陈世豪;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778.11;
  • 关键词

    正视人群; 夜间近视偏移; 人眼像差;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