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类风关巴布剂”穴位贴敷对CIA大鼠滑膜细胞P53、Bcl-2、NF-κB及其分泌的IL-1β、TNF-α的影响
【6h】

“类风关巴布剂”穴位贴敷对CIA大鼠滑膜细胞P53、Bcl-2、NF-κB及其分泌的IL-1β、TNF-α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缩略词表

声明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附录

致谢

综述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西医治疗近况

展开▼

摘要

目的: 1.观察“类风关巴布剂”治疗CIA大鼠时的发病情况、病情变化和疗效。 2.观察“类风关巴布剂”对局部穴位组、远道穴位组和系统穴位组疗效差异。 3.观察“类风关巴布剂”治疗CIA大鼠对滑膜细胞凋亡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方法: 1.CIA大鼠的造模:随机从100只大鼠中选出10只为正常对照,其余90只用于造模,参照文献[1]方法配制成Ⅱ型胶原乳剂。具体方法为:在无菌条件下,用0.1mol/L冰醋酸充分溶解牛Ⅱ型胶原(BcⅡ),浓度为4mg/ml,置4℃冰箱过夜后,与弗氏完全佐剂等体积混合、振荡乳化,制成BcⅡ乳剂(即每0.5ml含1mgBcⅡ)。置4℃冰箱保存备用。注射方法:于大鼠背部及尾根分5点行皮内注射,每点0.1ml,总量0.5ml(含1mgBcⅡ型胶原)。15d后同法分两点皮内激发注射。正常对照组予以生理盐水同法注射。初次免疫25d后参照关节炎指数评分标准[2]对造模效果进行评估。 2.CIA大鼠分组给药:将模型复制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0只,分别作为CIA模型组、局部穴位贴敷组(局部组)、类风关巴布剂远道穴位贴敷组(远道组)及类风关巴布剂综合穴位贴敷组(系统组)正常对照组、CIA模型组不予任何处理,局部组予以左侧足三里、犊鼻、委中穴位贴敷、远道组予以双侧肾俞穴位贴敷,综合组予双侧肾俞、双侧足三里穴位贴敷,三组给药剂量相同(给药面积与时间相同)。每1d用药1次,连续14天。 3.观察关节肿胀指数,细胞因子的检测,滑膜组织P53、Bcl-2、NF-κB的ABC染色。 结果: 1.关节肿胀指数观察[4]’给药第2周时,各组指数低于模型组,其中系统组、局部组与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给药第3周时,各组指数低于模型组,与模型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2.关节滑膜组织溶浆[6]IL-1β、TNF-α定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TNF-α水平均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系统组、局部组、远道组与模型组相比,IL-1β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1)。 3.P53、bcl-2、NF-κB计分[7]比较:在表4中,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的P53、bcl-2、NF-κB积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53和bcl-2积分增加,说明治疗后滑膜细胞凋亡增加,而系统组接近正常组(P>0.05);NF-κB积分降低,说明炎症改善,此项指标也是系统组接近正常。 结论: 1.“类风关巴布剂”穴位贴敷能够有效控制CIA大鼠关节炎的病情并诱导滑膜细胞凋亡。 2.其机制可能是综合作用的结果,如上调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调节相关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等;合理用穴也是关键要素,一方面,通过经络腧穴给药对药效的放大作用[18]来提高疗效,另外,远近配穴可能通过标本兼治,多靶点起效,使其整体疗效优于单纯远道取穴或局部取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