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配合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6h】

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配合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分析与讨论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第二部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探讨

1.代谢障碍

2.血管学说

3.免疫学说

4.遗传学说

综述二 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

2.1针灸治疗

2.2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机理的研究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结合西药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对腓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为临床防治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探索最佳治疗方案。 方法: 1.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2.在保持原糖尿病基础治疗不变的前提下,治疗组采用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结合针刺治疗,穴位注射取穴为足三里(单侧)、三阴交(单侧),左右轮换,每穴注入0.5ml,每日一次,30次为1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 3.对照组肌注甲钴胺注射液,500ug/次,每日1次,30天为1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 4.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60例患者分别进行密西根糖尿病神经评分(MDNS评分)和腓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结果: 1.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2. MDNS评分:治疗组治疗后能使MDNS评分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后也能使MDNS评分下降(P<0.01);治疗组MDNS下降副度大于对照组(P<0.01)。 3.神经传导速度:治疗组治疗后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腓浅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均有提高(P<0.01),对照组治疗后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腓浅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均有提高(P<0.01);治疗组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腓浅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提高副度均大于对明照组(P<0.01)。 结论: 1.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明显改善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症状并提高病变神经传导速度。 2.治疗组在改善MDNS评分、提高病变神经传导速度方面优于对照组。 3.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配合针刺治疗对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有很好的疗效,易于接受,且简单易学,值得推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