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无创性缺血预处理对肢体缺血再灌注后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6h】

无创性缺血预处理对肢体缺血再灌注后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安全时限内止血带应用对下肢手术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拟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下行单侧下肢手术患者30例,年龄25~64岁,体重指数18~28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止血带持续充气或手术时间1.0~1.5 h,根据是否应用止血带分为无止血带组(N组)和止血带组(T组),每组15例。所有患者于L1,2、L2,3或L3,4间隙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感觉阻滞平面控制在T8以下。N组患者行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不应用止血带;T组患者行胫腓骨骨折、踝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止血带压力设置65 kPa,单次阻断时限1.5 h;两组患者于扎止血带/手术开始前即刻、扎止血带后/手术开始后1 h、止血带松开后/术后0.5 h、2 h、6h和24 h时分别采集桡动脉血样行血气分析,计算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DO2)、动脉血/肺泡氧分压比值(a/A比值)及呼吸指数(RI),测定血浆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8和内皮素-1(ET-1)浓度。
   结果:与基础值比较,T组患者止血带松开后6 h时PaO2和a/A比值降低,PA-aDO2和RI升高(P<0.01),止血带松开后2~24 h时血MDA、IL-6、IL-8和ET-1浓度升高,NO浓度及NO/ET-1比值下降(P<0.01);N组各时点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组比较,T组患者止血带松开后6 h时PaO2和a/A比值降低,PA-aDO2和RI升高(P<0.01),止血带松开后2~24 h时血MDA、IL-6、IL-8和ET-1浓度升高,NO浓度及NO/ET-1比值下降(P<0.01)。
   结论:安全时限内(1.0~1.5 h)止血带应用可导致下肢手术患者肺换气功能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止血带应用诱发的肢体再灌注过程中脂质过氧化损伤、全身炎性反应及NO/ET-1失衡有关。
   目的:观察无创性缺血预处理对止血带应用所致肢体缺血再灌注后患者肺功能的保护效果。
   方法:选择拟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下行单侧下肢手术(需止血带应用)患者30例,年龄25~64岁,体重指数18~28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止血带持续充气时间1.0~1.5 h,随机分为2组(n=15):对照组(C组)和缺血预处理组(P组)。所有患者于L2,3或L3,4间隙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感觉阻滞平面控制在T8以下。C组直接应用止血带,压力65 kPa,单次阻断时限1.5 h;P组在止血带持续充气加压前,按上述压力,预先阻断术侧肢体血流5 min,然后松开止血带,恢复血流灌注5 min,重复3次,此后处理同C组。两组均于扎止血带前即刻、止血带充气1 h、松止血带后2 h、6 h和24 h时分别采集桡动脉血样行血气分析,计算PA-aDO2、a/A比值及RI,测定血浆MDA和NO、血清IL-6、IL-8和ET-1浓度。
   结果:与基础值比较,C组和P组患者止血带松开后6 h时PaO2、a/A比值降低,PA-aDO2和RI升高(P<0.01),C组止血带松开后2 h~24 h时血MDA、IL-6、IL-8和ET-1浓度升高,NO浓度及NO/ET-1比值下降(P<0.01或P<0.05);P组IL-6、IL-8和ET-1浓度升高,NO浓度及NO/ET-1比值下降(P<0.01或P<0.05)。与C组比较,P组患者PaO2和a/A比值升高,PA-aDO2和RI下降(P<0.01),止血带松开后2~24 h血MDA、IL-6、IL-8和ET-1浓度降低,NO浓度和NO/ET-1比值升高(P<0.01或P<0.05)。
   结论:缺血5 min/再灌注5 min,重复3次的无创性肢体IPC可减轻止血带诱发的肢体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脂质过氧化损伤、全身炎性反应及NO/ET-1失衡,从而改善止血带松开后患者的肺换气功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