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低、中底近视青少年视疲劳患者眼动参数的相关研究
【6h】

低、中底近视青少年视疲劳患者眼动参数的相关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应用视疲劳定量分析问卷,筛选双眼视功能不良性青少年视疲劳患者,通过对其调节和辐辏的各项眼动参数的测定,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低、中度近视青少年视疲劳患者眼动参数的特点。 方法: 对来自于2011年7月至2011年9月期间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视光门诊就诊的59名近视青少年视疲劳患者,将屈光度在-0.50D~-3.00D的患者归入低度近视组,将屈光度在-3.25D~-6.00D的患者归入中度近视组,并且对研究对象进行规范的主觉验光,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正/负相对调节、调节滞后量、远近距的隐斜量、远近距的水平聚散力、AC/A以及集合近点进行测量。所有的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别对上述眼动参数进行比较和分析。 结果: 1、低度近视组的视疲劳评分大于中度近视组,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2、中度近视组视疲劳患者的右眼调节幅度、左眼调节幅度及双眼调节幅度均大于低度近视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低度近视组与中度近视组的右眼调节灵敏度、左眼调节灵敏度及双眼调节灵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4、低度近视组调节滞后量高于中度近视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低度近视组与中度近视组的远、近距水平隐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6、低度近视组的AC/A值大于中度近视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7、低度近视组与中度近视组的正/负相对调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8、低度近视组与中度近视组的集合近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9、低度近视组与中度近视组的远近距的聚散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青少年人群的视疲劳严重程度与近视的严重程度无关,青少年视疲劳患者的调节幅度与近视度数呈正相关,调节滞后量与近视度数呈负相关,梯度性AC/A值与近视度数呈负相关;低、中度近视青少年视疲劳患者的隐斜量、调节灵敏度、正/负相对调节、聚散力和集合近点等眼动参数无明显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