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别--苏鲁造山带变沉积岩锂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其示示踪意义
【6h】

大别--苏鲁造山带变沉积岩锂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其示示踪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绪论

1.1前言

1.2研究内容

1.3论文工作量小结

第2章Li同位素地球化学及选题意义

2.1 Li元素赋存状态及地球化学性质

2.2 Li同位素体系及其表达方式

2.3 Li同位素分馏

2.3.1 Li同位素热力学平衡分馏

2.3.2 Li同位素动力学非平衡分馏

2.4 Li在地质过程中的分馏行为

2.4.1大陆风化过程

2.4.2洋壳低温蚀变过程

2.4.3部分熔融及结晶分异过程

2.5地质储库的Li同位素组成

2.5.1地幔Li同位素组成

2.5.2洋壳Li同位素组成

2.5.3大陆壳Li同位素组成

2.5.4水圈Li同位素组成

2.6选题依据及其意义

第3章分析方法

3.1矿物拉曼光谱分析

3.3全岩微量元素分析

3.4 Li同位素分析

3.4.1溶样流程

3.4.2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

3.4.3Li同位素组成测定

第4章大别山硬玉石英岩Li同位素研究

4.1引言

4.2地质背景及研究现状

4.3岩相学特征

4.4分析结果

4.4.1主微量元素

4.4.2 Li含量和Li同位素组成

4.5讨论

4.5.1硬玉石英岩Li同位素组成特征

4.5.2 Li同位素对硬玉石英岩成因的制约

4.5.3硬玉石英岩对深部流体Li同位素组成的制约

4.5.4退变质硬玉石英岩示踪退变质流体活动

4.5.5 Li同位素示踪俯冲物质再循环

4.6小结

第5章大别-苏鲁造山带大理岩Li同位素研究

5.1.2大别-苏鲁造山带超高压大理岩

5.2俯冲带变质岩Li同位素研究现状

5.2.2俯冲中级变质岩-角闪岩相

5.2.3俯冲带高级变质岩-榴辉岩

5.3大理岩与深部碳循环

5.4样品描述及岩相学研究

5.5分析结果

5.5.1超高压大理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5.5.2超高压大理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5.5.3 Li含量和Li同位素

5.6讨论

5.6.1超高压大理岩Li含量和Li同位素组成

5.6.2深俯冲碳酸盐岩与地幔Li不均一

5.6.3 Li同位素对示踪深部碳循环的意义

4.7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会议摘要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万红琼;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学科 地球化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肖益林;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P59P5;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