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来源莪术药材抗氧化、抗菌活性及抗菌机制的初步研究
【6h】

不同来源莪术药材抗氧化、抗菌活性及抗菌机制的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本实验主要研究不同来源莪术药材新鲜、干燥根茎不同溶剂提取物及挥发油的抗氧化、抗菌活性,结合核磁共振(NMR)代谢组学技术初步探讨挥发油的抗菌机制。 方法 用蒸馏水、95%乙醇、乙酸乙酯等不同溶剂提取莪术中活性物质,通过水蒸气蒸馏获得莪术挥发油,然后从清除自由基能力、亚铁离子螫合能力和还原能力三个方面考察不同来源莪术药材新鲜、干燥根茎不同溶剂提取物及挥发油的抗氧化活性;用Folin Cioeaile法测定不同提取物及挥发油中总酚的含量,考察总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使用肉汤微量稀释法观察挥发油对实验革兰氏阳性、阴性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评价挥发油的抗菌活性,结合NMR代谢组学方法初步研究挥发油的抗菌机制。 结果 1.DPPH·自由基、·OH自由基清除能力及还原能力结果表明,广西莪术干燥根茎95%乙醇提取物及挥发油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能有效清除自由基及还原Fe3+。 2.亚铁离子螯合实验结果显示,温州莪术新鲜根茎水提物及干燥根茎挥发油的螯合能力较好。 3.抗氧化活性的强弱与总酚含量相关性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来源莪术新鲜、干燥根茎不同溶剂提取物抗氧化活性与酚类含量有着显著的相关性,而挥发油则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4.肉汤微量稀释法结果发现,挥发油对几乎所有实验革兰氏阳性菌均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抑制作用则较弱;广西莪术新鲜根茎挥发油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作用较强烈。 5.NMR代谢组学结果显示,实验组相对对照组,其代谢物中丙氨酸、谷氨酸、甜菜碱、柠檬酸、琥珀酸、亮氨酸、异亮氨酸、GTP、ATP的水平下降,而乳酸的水平上升。此外,组氨酸、延胡索酸、酪氨酸、缬氨酸等代谢物的水平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结论 1.不同来源莪术药材不同溶剂提取物及挥发油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且不同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的结果也不同,这可能与提取物及挥发油中酚类、萜类、多糖类等化合物的性质有关。 2.不同来源莪术药材挥发油有一定的抗菌活性,通过抑制菌株生长或直接杀死菌株而发挥抗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阴性菌的抗菌作用不一致可能与两种细菌本身的结构及对挥发油中抗菌成分的耐受性不同有关。 3.莪术挥发油的抗菌机制主要可能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此外,与抑制三羧酸循环,降低能量代谢可能也有一定的关系。其具体成分及抗菌机制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为今后开发天然抗氧化、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著录项

  • 作者

    娄依依;

  • 作者单位

    温州医科大学;

    温州医学院;

  • 授予单位 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医学院;
  • 学科 中药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校堃,高红昌;
  • 年度 2012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不同来源; 莪术; 药材; 抗氧化; 抗菌活性; 抗菌机制;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