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驰名商标淡化法律问题研究
【6h】

驰名商标淡化法律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一、驰名商标淡化基本理论

(一) 驰名商标

1、驰名商标的内涵

2.驰名商标的法律特征

3.驰名商标的认定

(二)驰名商标淡化理论

1.驰名商标淡化的内涵

2.驰名商标淡化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3.驰名商标淡化的性质

二、驰名商标淡化在实践中的具体表现及法律责任

(一)淡化行为常见的表现形式

1.使用在非竞争的商品或服务上

2.作为企业名称使用

3.作为通用名称使用

4.在比较广告中不正当使用

5.驰名商标域名抢注

6.使用在商品包装或装潢上

(二)淡化行为的例外表现

1.在新闻报道或新闻评论中使用

2.公平正当的合理使用

3.滑稽模仿

4.比较广告中的合理使用

(三)驰名商标淡化的法律责任

1.民事责任

2.行政责任

3.刑事责任

三、驰名商标反淡化的法律思考

(一)美国的立法与对策

(二)我国的立法现状

(三)完善我国驰名商标反淡化法律对策

1.建立反淡化法律体系

2.建立驰名商标的合理延伸制度

3.惩罚性赔偿原则

4.加强宣传和规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现代社会,驰名商标就像是企业的门面,无时无刻不在代表着企业的良好形象和极高的社会声望。很多企业知晓驰名商标的经济价值,不惜重金打造并维护驰名商标,因为商标一旦驰名,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追逐利润是企业经营之本。而商标驰名不仅代表了商品或服务以及与之相关的售后服务的高质量,而且还象征着一种个性、一种风格乃至一种生活方式,而所有的这一切全都是在驰名商标所有人精心设计、大胆创新和全力推动下,借助不计其数的宣传广告、投资引资、不同类型的促销和公关创造出来的。在利益的驱使下,越来越多的不法商家企图“走捷径”,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企图通过种种弱化、丑化、退化驰名商标的行为,达到获取巨额利益的目的,这就是驰名商标淡化行为。驰名商标淡化是指在未获得驰名商标权利人许可的情况下,将与驰名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用在不同或不相近似的产品或服务上。淡化驰名商标会削弱或者降低驰名商标的知名度和显著性,窃取驰名商标权人的智力成果,属于侵权行为。  商标驰名后,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弱化或者丑化驰名商标的行为。因为驰名商标,意味着高知名度、良好社会声望,强大的市场号召力,弱化或丑化驰名商标获得经济价值也是极高。但是这种丑化或者弱化驰名商标的行为对驰名商标的危害是很大的,故国家和社会应当给予驰名商标更高层次的保护。传统的商标混淆理论已经不能全面有效的保护驰名商标不受侵害,针对现实实践中出现的种种淡化驰名商标的行为,本文认为应当借鉴驰名商标淡化理论,将与驰名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使用于不相同或不相似的商品或服务上,既侵犯驰名商标权人的权利,是侵权行为,也必须禁止,以给商标权人更加全面、周到的法律保护。  淡化行为是游离于传统的混淆理论之外、间接地窃取商标权人智力成果和经济利益的行为,从这个视觉点出发,淡化行为是一种损害商标权的行为,这是对淡化行为最本质、最基本的定性。从淡化行为人本身看,其窃取合法商标权人的正当经济利益,使其蒙受损失,自己却不费吹灰之力得享巨额利益,是一种不当得利的行为。从同业竞争者的角度来说,淡化行为人借用了别人的品牌,不正当地借助他人的高平台与同行业的人竞争,是一种不正当竞争的行为。从保护广大消费者以及一般公众的合法利益看,淡化行为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损害了广大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淡化驰名商标的行为在实践中凸现出来,极大地损害了驰名商标所有者或使用者的合法利益,也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正当的人身和财产权利。本文详细阐述了驰名商标的内涵与认定标准,追溯驰名商标淡化理论的起源与发展历程,探究驰名商标淡化的实质,详细列举在实践中驰名商标淡化行为的具体表现及危害,文章最后就驰名商标淡化引起的法律问题给出一些法律解决对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 1. Indoor chiming system [P] . 外国专利: FR2769116A1 . 1999-04-02

    机译:indoor驰名system

  • 2. Toy chiming clock [P] . 外国专利: US3295312A . 1967-01-03

    机译:toy驰名clock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