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Mg基化合物的制备新方法及其形成机理的研究
【6h】

Mg基化合物的制备新方法及其形成机理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储氢合金及其分类

1.3 Mg 基储氢材料的制备方法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表征技术与实验原材料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及制备

2.3 表征技术

第三章 Mg 基化合物的制备新方法

3.1 引言

3.2 2MgH2+Ni 和 2Mg+Ni 在不同温度下制备 Mg2Ni 的比较

3.3 2MgH2+Cu 和 2Mg+Cu 不同温度下制备 Mg2Cu 的比较

3.4 2MgH2+Si 和 2Mg+Si 不同温度下制备 Mg2Si 的比较

第四章 Mg 基化合物制备新方法的机理研究

4.1 引言

4.2 高温原位 X 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分析

4.3 密度泛函理论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结论

5.2 本论文创新之处

5.3 对今后工作的建议和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高储氢容量和低成本的轻质 Mg基储氢材料被认为是最具应用前景的固态储氢材料之一。本文在综述 Mg基储氢材料的性能、传统制备方法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使用MgH2粉末代替 Mg粉末,和其他元素粉末(Ni、Cu、Si)烧结制备 Mg2Ni、Mg2Cu和Mg2Si化合物。采用粉末 X射线衍射分析(XRD)、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分析(TG/DSC)、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分析(XAFS)以及密度泛函理论(DFT)等手段,系统地研究 Mg基化合物的制备新方法以及H在Mg基化合物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反应机理。  通过对2Mg+M(M=Ni、Cu和Si)和2MgH2+M混合物压片后在300、350、400、450和500 oC进行5 h的烧结,我们发现2Mg+M体系产物中 Mg基化合物的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且增加速率基本不变;而2MgH2+M体系中 Mg基化合物产率的增加速率在350和400 oC之间有一个明显变大的过程。通过比较400 oC烧结20 h的产物发现,2Mg+M烧结产率很低,而2MgH2+M烧结后几乎全部形成 Mg2M相、产率达到96 wt.%以上。  对2MgH2+M混合粉末以及纯 MgH2进行了TG/DSC测试,发现2MgH2+M混合物粉末的放氢峰对应的温度低于纯 MgH2放氢温度,因此我们可以推断,2MgH2+M在350 oC和500 oC之间烧结动力学的提高与H元素有关。  为了弄清 H在促进 Mg基化合物形成的作用及机理,我们选择4Mg+Ni以及4MgH2+Ni体系在450 oC进行原位时间分辨 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测试。通过对两者的径向分布函数和振荡函数分析发现,在反应的第一阶段(0~1.5 h),两者径向分布函数的第一近邻配位峰变化不大,为 Ni-Ni配位;在反应的第二阶段(1.5~4.5 h),4Mg+Ni体系的第一近邻配位峰强度缓慢下降,键长有所增大,而4MgH2+Ni体系的第一近邻配位峰强度出现了突然下降,键长的增加也比4Mg+Ni体系中要明显;到了反应的第三阶段(4.5~11 h),4Mg+Ni体系配位峰从 Ni-Ni配位逐渐向 Mg-Ni配位转变,而4MgH2+Ni体系中的配位键已完全形成为 Mg-Ni配位。DFT计算表明,一旦H原子从 MgH2表面分解后,Mg原子摆脱 MgH2晶体表面(001)所需的能量要远远低于其摆脱 Mg晶体表面(001)所需的能量。因此,在相同烧结环境下,MgH2+M的烧结动力学有明显提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