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五种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
【6h】

五种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本论文由六章组成。第一章论述了马桑化学成分的研究。第二章为灵香草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第三章详述了穿心莲化学成分的研究。第四章介绍毛萼香茶菜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第五章论述了甘松化学成分的研究。论文第六章综述了1999年到2004年间发表的新吉马烷型倍半萜。 通过波谱分析及X-衍射等手段,从上述五种植物中共分离鉴定了120个化合物,22个为新化合物。已鉴定的化合物类型涉及倍半萜、二萜、三萜、三萜皂甙、黄酮、香豆素、木脂素、环烯醚萜苷、酚性成分、甾醇等化合物类型。新化合物有皂苷、香豆素、倍半萜、二萜。首次发现了一种新的倍半萜类型。 第一章 马桑的化学成分研究 马桑(Coriaria nepalensis Wall),马桑科(Coriariaceae)马桑属植物。药用根及叶,其味苦、辛,性寒。马桑果实、种子、根以及叶中主要含有马桑内酯类成分及丹宁。马桑内酯类成分药理性质与印防已素相近,马桑内酯(coriamytin)及羟基马桑毒素(tutin)是马桑主要的活性成分。临床上曾报道,马桑果实及叶的提取物曾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我们从其茎叶95﹪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24个化合物。其中coriatone (1),为一个新的高度氧化的picrotoxane型倍半萜。Corianlactone (2),为一个骨架新颖的、高度氧化的倍半萜类化合物。5和6为两个新的香豆素,7-8,11-19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1-4进行了K562细胞毒筛选,但没有显示出明显的细胞毒活性。 第二章 灵香草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 灵香草(Lysimachia foenum-graecum Hance)为报春花科(Primulaceae)珍珠菜属植物,多年生草本,又名零陵香、排草、香草、云香草、闹虫草等。灵香草全草含挥发油,香气浓郁,是一种名贵香料,其深入的化学成分研究未见报道。从灵香草70﹪丙酮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包括5个新的齐墩果烷型三萜皂苷foenumosides A (1)、B (2)、C (3)、D (4)、E (5)。化合物6,7,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8为首次以天然产物的形式分离得到。新三萜皂苷进行了抗炎、抗菌及抗肿瘤细胞毒活性评价。化合物5能明显减少受刺激的小鼠多形核白细胞中5-脂氧合酶产物LTB 4 的产生(降低81﹪),并且该作用呈现浓度依赖性,IC50为74mM,且对来自人血小板的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1(COX-1)和12-脂氧酶12-LOX具有抑制活性;化合物1,2,4能抑制橙色青霉且对K562及Me180细胞株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第三章穿心莲的化学成分研究 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us Burm. F.)Nee爵床科(Acanthaceae)穿心莲属植物,药用全草,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消肿止痛之功效。穿心莲中所含的穿心莲内酯类成分是其抗菌消炎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近年来的药理实验表明,除抗菌消炎外,穿心莲还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如抗肿瘤、调节免疫、抗病毒、抗心血管疾病、保肝利胆、抗生育等。从穿心莲70﹪丙酮的提取液中分离鉴定了33个化合物,其中有23个二萜,包括7个新穿心莲二萜内酯类化合物;25-31为黄酮类化合物;24为一个木脂素,32及33是两个环烯醚萜苷,24、32、33均首次从穿心莲中分离到。 第四章 毛萼香茶菜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 香茶菜属植物含有丰富的对映贝杉烷二萜。作为香茶菜属代表植物,毛萼香茶菜所含的对映贝壳杉烷二萜结构类型多样,生物活性显著。孙汉董研究组在对各个地区的毛萼香荼菜及其变种疏花毛萼香荼菜的研究中已经分离了近五十个对映贝壳杉烷二萜化合物,包括三十多个新的对映贝壳杉烷二萜化合物。为了进一步探索毛萼香荼菜中新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微量成分,我们对采自云南省丽江地区龙蟠公社毛萼香荼菜化学成分进行了仔细研究,从其70﹪丙酮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37个化合物,其中二萜28个,包括6个新的对映贝壳杉烷二萜。化合物29-33为黄酮类化合物。34-37为首次该植物中分离到的成分。实验中分离得到的二萜化合物都进行了体外抗肿瘤细胞的活性筛选试验。在本次实验中,毛萼乙素(7)依然是对K562活性最强的化合物,新化合物6及已知化合物8、24对K562也有显著的抑制活性。化合物8,13,16对K562的抑制活性强于顺铂,但均不及毛萼乙素。化合物6和17对Me180的抑制活性接近顺铂,其它几个化合物(包括毛萼乙素)均远逊于顺铂。 第五章 甘松的化学成分研究 甘松(Nardostachys chinensis Batal.)为败酱科(Valerianaceae)甘松属植物,多年生草本。药用根茎,味甘,性温。有理气止痛、开郁醒脾之功效。甘松的化学成分主要为倍半萜类化合物。现代药理试验表明,甘松提取物有镇静、解痉、抑菌及降压的作用,其中一类过氧化倍半萜显示了很强的抗疟活性。为进一步探讨其新的活性成分,我们从甘松的丙酮提取物中分离了15个成分,包括5个倍半萜,两个木脂素,三个黄酮,一个二萜,一个香豆素,两个三萜酸及一个甾醇。化合物6,7,8,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到。 第六章 综 总结了从1999年至2004年间吉马烷型倍半萜的研究概况,列出了此间发表的新合物185个。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