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震后快速判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6h】

震后快速判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课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1.2国内外发展现状

1.3主要研究内容

1.4论文结构

第二章 系统相关知识概述

2.1震后快速判定问题的提出

2.2地震预测的科学基础和技术思路

2.3震后快速判定的工作原理

2.4震后快速判定的常用方法

2.5震后快速判定系统用到相关概念

2.6 实现震后快速判定系统的主要流程

2.7实现震后快速判定系统的主要技术

2.8 Access数据库简介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分析

3.1可行性分析

3.2 系统需求分析

3.3系统故障处理

3.4系统运行要求

3.5将来可能提出的要求

3.6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总体设计

4.1系统总体设计的指导思想

4.2系统总体架构

4.3系统功能架构

4.4系统体系结构

4.5支撑体系结构

4.6地震数据库设计

4.6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详细设计

5.1模块结构和功能设计

5.2数值计算处理

5.3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实现

6.1模块的实现效果

6.2 地震类型判定模块

6.3本章小结

第七章 系统测试、评估

7.1系统测试平台

7.2 系统的测试与评估实现的支撑工具

7.4 震后快速判定系统实验性能的测试与评估过程

7.5 震后快速判定系统实验性能的分析与评估结果

7.6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总结

8.2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震后快速判定:地震发生在何地,有多大;地震中有无人员伤亡、伤亡多大,建筑物有无破坏,破坏是否严重;震后是否再发生地震,震级有多大,有无更大地震。及时、高效、有序的开展震后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本论文正是针对上述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地震序列研究的快速判定震后地震趋势的方法,对震后快速判定作了创新性和探索性研究。主要内容为:
  1.本文在参考地震目录表的基础上,研究了对历史地震的分解,建立了简洁的、便于交互的地震信息代码。
  2.本文研究了地震信息的解析,论述了基于震后地震趋势的动态绘制与快速判断。
  3.最后我们将该系统在windows XP平台之上,运用VB6.0调试运行通过,运用该判定系统对2009年12月20日22时21分发生在河南省焦作市辖区的修武县、武陟县与河南新乡辖区的获嘉县交界处。东径113.50度,北纬35.20度,的ML3.6级有感地震事件,进行了判定测试,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正确地判断后续地震类型。
  通过上述工作,系统在准备好地震目录数据库的情况下,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正确地判断后续地震类型,该系统在实际地震检验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