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永德大雪山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6h】

永德大雪山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第一章永德大雪山自然地理概况

1.1永德大雪山的地理位置

1.2永德大雪山的地质地貌

1.3永德大雪山的气候水文

1.4永德大雪山的土壤类型

1.5永德大雪山植被概况

第二章永德大雪山种子植物区系的组成及特点

2.1永德大雪山种子植物科的统计及分析

2.1.1科的数量结构分析

2.1.2植物群落区系特征科的分析

2.1.3裸子植物科在永德大雪山的特点

2.1.4科的分布区类型分析

2.2永德大雪山种子植物属的统计及分析

2.2.1属的数量结构分析

2.2.2属的分布区类型分析

2.3永德大雪山种子植物种的统计及分析

2.3.1种的分布区类型概论

2.3.2永德大雪山种子植物种的分布区类型分析

第三章永德大雪山种子植物区系的性质、地位及来源

3.1永德大雪山种子植物区系的替代现象

3.2永德大雪山种子植物区系的特有现象

3.3永德大雪山种子植物区系与邻近地区区系的比较

3.3.1属的分布式样比较

3.3.2种的分布式样比较

3.3.3区系相似性系数比较

3.4永德大雪山种子植物区系的性质

3.5永德大雪山种子植物区系的地位

3.6永德大雪山种子植物区系的来源

3.6.1永德大雪山现代植物区系的地质历史背景

3.6.2永德大雪山现代植物区系的起源与演化

第四章 永德大雪山种子植物物种丰富度沿海拔分布规律研究

4.1物种丰富度沿海拔分布规律研究的意义

4.2物种丰富度沿海拔分布规律研究方法

4.3永德大雪山物种丰富度沿海拔梯度分布格局及解释

第五章永德大雪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区系特征研究

5.1永德大雪山种子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类型及特点

5.1.1木果石栎林

5.1.2多变石栎林

5.2种类结构及区系分析

第六章结论

6.1永德大雪山的植被特征

6.2永德大雪山的种子植物区系特征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附表

附录:永德大雪山种子植物名录

展开▼

摘要

永德大雪山位于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东北部,北纬24°00′-24°12′,东经99°32′-99°43′,属于我国西南横断山脉—怒山山脉的南延部分,主要由大雪山(海拔3504.2 m)、小雪山(海拔3363 m)、波罗山(海拔2991 m)、蛮乃雪山(海拔3364 m)、牛峰堆山(海拔2974)等山脉构成。永德大雪山地区东起蚂蝗箐、西迄永康河,北自亚练乡文化村、南至崇岗南汀河边,主要包括永德县东北部的大雪山、乌木龙、亚练、永康、班卡以及东南部的大山、崇岗一共七个乡镇,面积约1700km2。
   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永德大雪山地区的植被、种子植物区系以及物种的垂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若干结论。
   永德大雪山的植被特征
   永德大雪山的植被在水平分布上,地带性植被之间在东、西、南、北方向上呈现犬牙交错、镶嵌分布的过渡特点;在垂直方向上,由于不同海拔高度以及局部地形导致的气候差异,使得植被的垂直分带十分显著。由河谷地带向上到山顶,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层次,包含了从热带性质到寒温带性质的植被系列。此外,永德大雪山植被还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1.常绿阔叶林发育最好,群系类型多种多样,如截头石栎Lithocarpustruncatus林、高山栲Castanopsis delavayi林、木果石栎Lithocarpus xylocarpus林、多变石栎Lithocarpus variolosus林等。
   2.铁杉针阔混交林成带分布,但不形成纯林。铁杉林在川西、滇西北、藏东南等山地广泛分布,本区与上述地区显著不同的是铁杉不形成纯林。
   3.亚高山灌丛、竹类灌丛发育繁盛,草甸植被发育欠佳。
   4.隐域性植被随地形、基质等不同呈非地带性分布。如在薄刀山山顶分布的刺柏Juniperus formosana单优群落就是一类与石灰石基质和微地形有关的隐域性植被。
   永德大雪山种子植物区系特征
   本文从科、属、种三个层面对永德大雪山种子植物区系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论如下:
   1.永德大雪山种子植物种类十分丰富。迄今为止,本区已记载野生种子植物190科,859属,2025种(含53变种/亚种)。其中裸子植物6科,10属,15种;被子植物184科,849属,2010种(含53变种亚种)。通过与其邻近地区种子植物科、属、种数量的比较可知,永德大雪山具有较为丰富的植物物种多样性。
   2.永德大雪山种子植物190科中,热带性质的科有98科(不计世界广布科),占总科数的51.6%,温带性质的科(不计世界广布科)有45科,占总科数的23.7%;热带性质的科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温带性质的科,这显示了本区植物区系与热带植物区系的历史联系。但另一方面,本区还缺乏典型热带植物区系的特征科或优势科,如龙脑香科Dipterocarpaceae、玉蕊科Lecythidaceae、隐翼科Crypteroniaceae、肉豆蔻科Myristicaceae等;859属中,计有热带性质的属493属(不计世界广布属),占全部属数的57.4%,计有温带性质的属(不计世界广布属)313属,占全部属数的36.4%;2025种(含53变种/亚种)中,计有热带性质的种837种(不计世界广布种),占全部种数的40.3%,计有温带性质的种(不计世界广布种)1233种,占全部种数的59.4%。综合科、属、种三级水平的统计分析,永德大雪山种子植物区系的热带性质和温带性质基本上等量齐观,表明永德大雪山种子植物区系处于热带亚洲植物区系向东亚植物区系过渡的环节上,是联系这两大区系成分的关键地区,区系的过渡性明显,具有鲜明的亚热带特色,但仍然比较偏重于热带性质。
   3.通过永德大雪山种子植物区系的综合分析以及与邻近地区区系相似性的比较得知,永德大雪山种子植物区系跟无量山区系的关系最近,跟无量山一样,尽管热带成分在其区系中占有较高的比例,但仍然缺乏热带植物区系的典型和特征成分,同时又拥有为数不少的东亚植物区系特征科属,因此永德大雪山植物区系在植物区系区划中的地位是:东亚植物区(Ⅲ East Asiatic Kingdom)—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Ⅲ E.Sino-Himalayan forest subkingdom)—云南高原地区(Ⅲ E13.Yunnan plateau region)—滇西南中山山地亚地区(Ⅲ E13c SW.Yunnanmountain and hill subregion)。
   4.永德大雪山的现代种子植物区系主要是由热带亚洲成分、中国特有成分、东亚成分中的中国-喜马拉雅成分在漫长的地质历史过程中融合发展而来的。此外,由于本区处于东亚植物区的西南缘,位于古热带植物区向东亚植物区的过渡地带上,因此,区系的过渡性质非常明显,印度-马来亚成分、中国-喜马拉雅成分以及北温带成分在此都产生了一定数量的特有类群,同时,许多种系以此作为分布的北界或南界。凡此种种,共同形成了永德大雪山的现代种子植物区系面貌。
   5.永德大雪山种子植物区系具有较为明显的水平和垂直替代现象。一方面,群落中的建群种或优势种表现出相应的地理替代;另一方面,一些属的近缘种在本区也表现出垂直方向上的替代。
   6.永德大雪山种子植物区系的特有现象十分丰富。本区拥有7个比较古老的东亚特有科,这无疑表明其区系的发生、发展与东亚植物区系密切相关;18个中国特有属中既有比较原始或古老的类型,也有随着喜马拉雅山脉的抬升和青藏高原的隆起而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年青成分,且新特有属的数量相对较多,显示了永德大雪山在保存古老成分的同时,又孕育了许多年青成分;众多的中国特有种表明了永德大雪山与中国各自然区域的地理联系;36个永德大雪山特有种也标志了该区域的性质和特征。
   7.通过对永德大雪山不同海拔段物种丰富度进行统计分析后得知,其物种丰富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格局是:在低海拔地段,物种丰富度总体上随着海拔升高而增加,在海拔2300-2600米地段达到最大值,然后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总的来说,永德大雪山物种丰富度与海拔的关系为偏峰曲线,即在中海拔地段物种丰富度最高。中海拔地段可能具备水热组合状况最好的生境以及物种分布存在一个边界,是形成如此分布格局的可能原因。此外,不同海拔段的面积大小(地形差异)、生境异质性以及干扰等等因素也可能影响物种丰富度的垂直分布格局。
   8.从永德大雪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219种常见或优势种的区系性质来看,仅热带亚洲分布型及其变型、中国-喜马拉雅分布型和中国特有分布型能够贯穿乔木Ⅰ、Ⅱ、Ⅲ层以及灌木层、草本层和层外植物各层中;从热带成分和温带成分所占比例看,永德大雪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的温带性质较显著地强于热带性质;其来源主要是中国-喜马拉雅森林区系成分,同时与热带亚洲植物区系有着深刻的渊源。从永德大雪山与邻近地区同类型植被的种类组合的差异来看,永德大雪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比邻近地区同类型植被具有更“温湿”的特点。

著录项

  • 作者

    刘恩德;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授予单位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学科 植物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彭华;
  • 年度 200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种子植物(显花植物、有胚植物);
  • 关键词

    物种丰富;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