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云南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瓶颈与对策研究
【6h】

云南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瓶颈与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一前言

二云南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现状概述

三制约云南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外部因素

四制约云南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内部因素

五破解云南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瓶颈的政策思考

六云南中小民营企业突破发展瓶颈的途径

七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自上世纪80至90年代以来,我国的中小民营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正如《2003年中国(非公经济)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报告》1指出:“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中最具有活力和创新能力的部分。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有着生物、植物、金属矿产、旅游、农业等资源优势和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桥头堡的区位优势,中小民营企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云南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与良好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却不相匹配。 制约云南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外部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由于地方政府缺乏有效的产业引导政策、中小民营企业未能形成集群化发展的格局。其次是有利于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建立健全、导致云南中小民营企业创立难、融资难。阻碍云南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内部因素中有两点比较突出,一是“单一产权”制度成了企业发展的制度性障碍。二是落后的企业经营理念、缺乏明确的企业发展战略使云南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缺乏“软件”支撑。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相互作用,导致云南中小民营企业普遍缺乏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后劲。 云南中小民营企业能否进一步发展壮大并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其应有的贡献,取决于有利于中小民营企业创立发展的外部环境的形成和企业主体自身的积极努力。云南地方政府应当加快建立和完善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使中小民营企业能够得到全面、优质、便捷的社会服务。同时,各地地方政府应当结合自身资源特色和经济结构特点形成长期的产业引导政策,促进本地中小民营企业集群化发展。作为经济活动主体的中小民营企业在突破“单一产权”的制度障碍、形成科学的企业治理结构后,应当确立企业长期发展战略,通过品牌经营和资本运营形成内涵式发展的扩张模式以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积蓄企业发展后劲。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