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后发企业技术能力发展对专利劫持的影响
【6h】

后发企业技术能力发展对专利劫持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专利许可研究

2.2 专利许可方式

2.3 专利劫持

2.4 文献借鉴和启示

第三章 Lemly-Shaprio专利劫持模型分析

3.1 模型简介

3.2 条件假设

3.3 专利强度对专利劫持的影响

3.4 重新设计

3.5 事前谈判与合理费用

3.6 模型述评

第四章 引入后发企业技术能力专利劫持模型

4.1 后发企业

4.2 后发企业技术能力发展路径

4.3 模仿能力阶段

4.4 工艺创新阶段

4.5 自主创新阶段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技术能力阶段应对策略

5.1 企业层面建议

5.2 国家宏观政策层面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案例

6.1 华为与IDC专利之争

6.2 案例启示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取得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目前,我国大部分产业及技术领域,都是属于后发企业,跟国外领先企业相比,技术差距依然很大。后发企业具有后发优势,后发企业在研发成本投入、风险都有着自己的优势。我国的后发企业的技术能力发展一般是经历了技术引进、消化吸收、自主创新三个阶段。在技术引进中,后发企业通过付费方式获得技术专利许可是最为常见的形式。相较于国外领先企业,巨大的技术差距,尤其是在专当前利丛林与专利组合的背景下,后发企业相对领先企业在专利许可费用的谈判与博弈中,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谈判能力很弱,因此很容易出现不合理的许可费用,形成专利劫持。
  本文通过运用经济学理论、博弈论的相关知识,分析专利劫持的形成机理与相关影响因素,着重研究技术能力的影响。首先对专利许可理论与专利劫持进行文献综述,然后在介绍了Lemly-Shaprio专利劫持的相关模型。再通过引入后发企业概念,然后将根据后发企业技术能力发展路径,分阶段对专利劫持进行研究,从宏观政策层面跟微观企业层面给出了相关的建议与策略。在专利许可中,专利许可一般从市场结构去分析研究,开始从双寡头市场结构下去研究然后发展到多寡头;后面慢慢细分到各个维度,如创新程度、内外部创新者、信息结构等。尤其后发企业在技术能力存在巨大差距的情况下,后发企业的与领先企业在专利许可费用上的谈判能力非常的弱,非常容易出现专利劫持。最后,技术差距的存在导致了专利劫持,技术差距是形成专利劫持的充分条件。
  基于上述的研究,本文国家宏观政策层面与企业微观层面两个层面给出了专利劫持的应对建议与策略。在国家宏观政策层面,主要分析了现有专利法、反垄断发及相关法律的一些不足,以及国家其他的相关战略性法律。进而从专利法、反垄断法的角度提出一些政策制度建议。在微观层面,对于企业而言,其实减弱或者解除专利劫持,最核心的还是发展自我技术能力减少与国外领先企业的技术能力差距,增加专利许可中的谈判筹码;其次还可以联合各家企业一起谈判,增强谈判能力。最后建立起企业的专利战略,主要是专利检索和交叉许可。后发企业在不同的技术能力阶段,企业有着不同的应对策略。最后通过案例事实论证后发企业在专利方面的劫持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