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人类活动对云南龙马山黑白仰鼻猴(Rhinopithecus bieti)生境的影响
【6h】

人类活动对云南龙马山黑白仰鼻猴(Rhinopithecus bieti)生境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 前言

1.1 仰鼻猴分类及发展历史

1.2 仰鼻猴的分布和数量

1.3 生境的干扰和破碎化对生物多样性和我国仰鼻猴的影响

1.3.1 生境干扰和破碎化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1.3.2 生境丧失和破碎化对我国仰鼻猴的影响

1.4 黑白仰鼻猴的研究历史

1.5 黑白仰鼻猴的主要研究成果

1.5.1 生态及行为学方面的研究成果

1.5.2 保护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成果

1.6 黑白仰鼻猴的保护现状

1.7 开展本研究的必要性和预期目标

2 研究地点和方法

2.1 研究地点

2.2 研究方法

2.2.1 龙马山阴阳坡土壤湿度的测定

2.2.2 阳坡牧场恢复植被测量

2.2.3 火烧地特征和火烧地恢复食物树种

2.2.4 干扰对猴群利用生境的影响

2.2.5 偷猎

2.2.6 社区调查

2.3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猴群活动区域变化、生境选择和破坏生境的距离

3.1.1 猴群活动区域面积历史变迁

3.1.2 不同生境类型内及破坏生境周围猴群的活动痕迹

3.2 牧场

3.2.1 牧场的形成

3.2.2 牧业发展和牧场退化

3.2.3 牧场、林缘和林下及原始林的土壤湿度

3.2.4 阳坡牧场植被恢复

3.3 火烧地

3.3.1 放火烧林目的和放火的时间

3.3.2 火烧地大小及分布

3.3.3 阴坡火烧地植被恢复

3.4 耕地

3.4.1 形成方式和分布特点

3.4.2 面积变化和海拔上限

3.5 耗材

3.6 采集和采矿

3.7 偷猎

3.8 社区经济

3.8.1 龙马山周围人口与自然村

3.8.2 村民收入

4 讨论

4.1 龙马山猴群偏好生境和生境丧失

4.2 龙马山猴群生境丧失的直接原因

4.2.1 牧场

4.2.2 火烧地

4.2.3 耕地和村庄

4.2.4 砍伐地和矿区

4.2.5 破坏生境的植被恢复

4.3 破坏生境对猴群利用生境的影响

4.4 人类干扰对猴群生境利用的影响

4.4.1 放牧

4.4.2 采集

4.4.3 耕种和村庄内村民的活动

4.4.4 砍伐和采矿

4.4.5 偷猎

4.5 生境丧失和干扰产生的根本原因

4.5.1 人口和村庄的增加对猴群生境的影响

4.5.2 村民生活水平与生境压力的关系

5 保护建议

5.1 禁止在猴群活动区域内的一切探矿、采矿等活动

5.2 保护区与其它部门协同管理

5.3 严查严惩偷伐、盗猎活动

5.4 劝说或强制牧民拆除猴群生境通道及其附近的木棚

5.5 改善农牧业生产方式

5.6 严厉查处打击放火烧林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前,黑白仰鼻猴(Rhinopithecus bieti)这一我国特有珍稀物种处于灭绝的边缘,它已成为珍稀濒危动植物保护中的旗舰动物。为了阐明人类活动对黑白仰鼻猴生境和生境利用的影响,从而为保护管理提供翔实的数据以及针对性的保护措施,2008年1月-2009年3月,采用野外观察、测量、实验、访谈、居民调查和统计学等方法对黑白仰鼻猴分布区最南端的龙马山群(26.23°N,99.25°E,海拔2,500-3,600 m)进行研究。
   根据调查,过去50年内,龙马山黑白仰鼻猴活动区域的面积从81 k㎡减少到当前的48 k㎡,其中适宜生境仅剩21.7.k㎡。造成龙马山猴群生境丧失的因素包括扩张牧场、开垦耕地、森林火灾、采矿和砍伐等。其中,牧场、耕地、火烧迹地和矿区造成的生境破坏达到19.3 k㎡。至2008年,龙马山猴群活动范围内的火烧迹地面积达9.5 k㎡,多发生在海拔3,000-3,300 m范围。过去50年内,龙马山周围新增耕地面积2.7 k㎡,耕地海拔上限上升超过200 m。2008年猴群活动范围内共有4个采矿点,矿区造成0.24 k㎡的生境丧失,其中有两个是采矿区是近三年新增加的。
   人类活动不仅造成黑白仰鼻猴生境的丧失,也干扰了其生境利用。龙马山黑白仰鼻猴回避受干扰的适宜生境(如牧场、矿区、耕地、火烧地等附近的生境)。研究中对猴群的直接观察发现,破坏生境(如耕地、牧场、采矿区)内有人时对猴群的干扰明显大于破坏生境内没有人时的干扰。
   人类活动还影响生境的恢复。龙马山猴群活动区域阳坡牧场木本植物的恢复与牧场到最近村子的距离(向导徒步时间)正相关(R2=0.60,F=36.18,n=24,p<0.01)。也就是说,人类活动频繁的区域生境恢复受到了负面的影响。
   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当地人口的增长和对森林经济的索取上升。近50年内,龙马山周围自然村从9个增加到15个,人口增长1倍多。人口数量与耕地面积和消耗薪柴的体积(m3)正相关(R2=0.96,F=105.46,n=15,p<0.01)(R2=0.90,F=96.72,n=15,p<0.01)。龙马山周围村民年人均总收入与山上收入正相关(R2=0.995,F=633.73,n=15,p<0.01)。
   当前龙马山黑白仰鼻猴群生境的保护形式十分严峻。
   一方面,对黑白仰鼻猴造成威胁的因素没有被移除:与霍晟2003年对龙马山滇金丝猴生境研究结果相比,6年内适宜生境面积减少1.7 k㎡,减少面积占现有生境总面积的7.3%。而且生境破碎化的情况更加严重。近两年间,猴群已经基本不利用霍晟2003年研究期间重要的生境铜矿山和大村头,这可能源于铜矿山和大村头区域的干扰强度上升或者腰棚子与铜矿山之间生境通道质量的进一步下降。此外,根据本研究的结果,人类活动对黑白仰鼻猴的生境利用还会造成严重的干扰;也就是说,有效生境面积还会明显少于现有适宜生境面积。
   另一方面,恢复生境的难度很高:不考虑食物总量差异,火烧迹地要恢复近20年才能够达到原始林食物树种相当的水平。与20年前相比,夏季牧场草的牲畜承载量减少了4倍。这意味着为维持当前的生产生活水平,当地人对森林的依赖程度将会进一步提高。对黑白仰鼻猴生境利用的干扰因素中,根据本研究结果,采矿如果停止,对猴子生境利用的影响将会下降到一个可以忽略的强度;但如耕地(村庄)的干扰,其影响在当地人不迁出的情况下将难以有效控制。
   总之,龙马山位于现存黑白仰鼻猴种群分布的最南端,也即灭绝的最前沿,如不尽快采取措施进行迅速有效的保护,龙马山猴群将会在很短的时间内灭绝。短期内通过改善管理措施减少对黑白仰鼻猴生境和活动区域的破坏和干扰,还要尽早实施一些必要的恢复生境及生境通道的措施;长期而言,只有有效减少当地生产生活方式对森林的依赖,降低当地人口密度才能保证龙马山黑白仰鼻猴种群的长期存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