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聚羟基铝柱撑硅藻土的制备及其对Cu2+、Zn2+的吸附研究
【6h】

聚羟基铝柱撑硅藻土的制备及其对Cu2+、Zn2+的吸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绪论

1.2水体重金属污染治理途径

1.2.1物化法

1.2.2生物修复法

1.3硅藻土的理化特性

1.3.1物理特性

1.3.2化学特性

1.4硅藻土的改性方法

1.5粘土矿物无机柱撑改性研究

1.5.1柱撑的工艺与条件

1.5.2柱撑过程对粘土矿物服附重金属离子的影响

1.5.3柱撑过程对粘土矿物理化特性的影响

1.6课题来源、目的及内容

1.6.1课题来源

1.6.2研究目的

1.6.3研究内容

1.6.4技术路线

2实验材料与方法

2.1实验仪器

2.2实验材料

2.2.1天然硅藻土

2.2.2重金属离子储备液

2.3实验试剂

2.4实验方法

2.4.1天然与柱撑硅藻土对Cu2+、Zn2+的吸附实验

2.4.2柱撑硅藻土的制备实验

2.5分析方法

2.5.1重金属离子测定方法

2.5.2阳离子交换量(CEC)的测定

2.5.3硅藻土的表征

2.6数据处理

2.6.1吸附量与去除率的计算

2.6.2实验异常数据判断

3天然硅藻土对Cu2+、Zn2+的吸附研究

3.1.1吸附剂浓度的影响

3.1.2离子初始浓度的影响

3.1.3溶液温度的影响

3.1.4吸附时间的影响

3.2天然硅藻土对Cu2+、Zn2+吸附条件的优化

3.3小结

4聚羟基铝柱撑硅藻土的制备研究

4.1.1[Al3+]浓度的确定

4.1.2[OH-]/[Al3+]的确定

4.1.3反应温度的确定

4.1.4反应时间的确定

4.1.5溶液pH值的确定

4.1.6钾化浓度的确定

4.2柱撑过程工艺参数的确定

4.2.1[Al3+]/土的确定

4.2.2反应温度的确定

4.2.3反应时间的确定

4.2.4老化温度的确定

4.2.5老化时间的确定

4.3小结

5柱撑前后硅藻土吸附与理化特性比较分析

5.1.1等温吸附

5.1.2吸附动力学

5.2理化特性分析

5.2.1阳离子交换量(CEC)分析

5.2.2扫描电镜(SEM)分析

5.2.3红外光谱(FTIR)分析

5.2.4X射线衍射(XRD)分析

5.3小结

6结论与建议

6.1主要结论

6.2创新点

6.3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