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靶向性声学微气泡的制备及其与血管内皮细胞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
【6h】

靶向性声学微气泡的制备及其与血管内皮细胞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靶向性声学微气泡的相关制备研究

第二部分靶向性声学微气泡与血管内皮细胞相互作用的研究

全文总结

综述 靶向性超声成像在血管内皮功能评价中的应用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一、靶向性声学微气泡的相关制备研究 (一)白蛋白心肌声学造影剂的制备 目的:探讨白蛋白心肌声学造影剂的制备方法,并对制备的白蛋白微气泡的直径、浓度、稳定性以及心肌显影效果进行测定。 方法:5%人血白蛋白溶液与C3F8氟碳气体以适当的比例混合,经声振仪连续声振后制备成白蛋白外壳包裹氟炭气体的声学微气泡,分别应用倒置显微照相、血细胞计数仪以及动物实验等方法对制备的微气泡的各项参数以及心肌显影效果进行评价。 结论:自制的白蛋白心肌声学造影剂安全、稳定、有效,为今后心脏特异性声学造影剂的制备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抗体偶联白蛋白声学微气泡的方法学研究 目的:探讨人IgG抗体与自制的白蛋白心肌声学微气泡共价偶联的方法,并探讨偶联反应的最佳条件。 方法:采用SPDP(N-succinimidyl3-(2-pyridyldithio)propionate,SPDP)交联法将人IgG抗体与白蛋白声学微气泡以不同的质量比进行共价偶联,采用玻片凝集法与免疫荧光染色法检验抗体与白蛋白声学微气泡的交联并确定最佳反应比例。 结论:应用SPDP法能够将抗体有效地结合到白蛋白声学微气泡表面,为进一步靶向性声学微气泡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三)单克隆抗体偶联白蛋白声学造影剂的制备及体外靶向性研究 目的:制备携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vascularcelladhesionmolecule-1,VCAM-1)单克隆抗体的白蛋白声学微气泡,并探讨其体外靶向性作用。 方法:采用SPDP交联法将鼠抗人VCAM-1单克隆抗体与白蛋白声学微气泡进行共价偶联,采用玻片凝集法检验抗体是否与白蛋白声学微气泡交联;体外培养高表达VCAM-1抗原的损伤血管内皮细胞,通过抗体修饰微气泡与该细胞的特异性结合作用检验该微气泡的靶向性作用。 结论:应用SPDP交联法能够将单克隆抗体有效地偶联到白蛋白声学微气泡表面,体外实验证实了该免疫微气泡与靶细胞的特异性结合作用。 二、靶向性声学微气泡与血管内皮细胞相互作用的研究 (一)靶向性声学造影剂与血管内皮细胞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制备携鼠抗人VCAM-1单克隆抗体的白蛋白声学造影剂,观察其与正常及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探讨评价血管内皮功能的新方法。 方法:采用SPDP交联法将抗鼠抗人VCAM-1单克隆抗体共价偶联到自制氟碳气体为核心的白蛋白微气泡表面,制备靶向性声学微气泡;倒置显微镜下分别观察普通白蛋白微气泡、靶向性微气泡与正常内皮细胞、损伤内皮细胞的结合作用,并于高倍视野下(200X)计数内皮细胞以及黏附的微气泡的数目,通过计算微气泡与内皮细胞的比值对微气泡的黏附率进行定量分析。 结论:携VCAM-1单克隆抗体的靶向性声学造影剂能够特异性结合在损伤内皮细胞表面,为应用靶向超声成像技术检测血管内皮损伤、评价血管内皮功能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靶向性声学微气泡与不同程度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相互作用的研究 目的:观察携VCAM-1单克隆抗体的白蛋白声学造影剂与不同程度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并探讨这种靶向性声学微气泡对内皮细胞的黏附作用与内皮细胞受损程度之间的关系。 方法:以不同浓度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作为干预因子培养6组不同程度损伤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与病理图文分析法检测各组血管内皮细胞表面VCAM-1的表达水平;采用SPDP交联法制备携VCAM-1单克隆抗体的靶向性白蛋白微气泡,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其与各组损伤内皮细胞的结合作用,并于高倍视野下(200X)计数内皮细胞及黏附的微气泡的数目,计算微气泡与内皮细胞的比值作为微气泡的黏附率;各组损伤内皮的免疫微气泡的黏附率与其表面VCAM-1的表达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论:携VCAM-1单克隆抗体的靶向性声学造影剂不仅能够与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结合,其黏附率亦能够反映内皮细胞损伤的程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