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学生支教胜任力提升研究
【6h】

大学生支教胜任力提升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导论

1.研究缘起

2.研究意义

2.2研究的实践意义

3.文献综述

3.1关于大学生支教的研究

3.2关于大学生支教胜任力的研究

4.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4.1研究方法

4.2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概念阐述与相关理论基础

1.1 概念阐述

1.1.1 大学生支教

1.1.2 胜任力

1.1.3 大学生支教胜任力

1.2 相关理论基础

1.2.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2.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青年志愿者的论述

1.2.3 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

1.2.4 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

第二章 大学生支教胜任力现状与制约因素实证分析

2.1 大学生支教胜任力充分彰显

2.1.1 服务地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2.1.2 扶志功能显著增强

2.1.3 积极投身公益扶贫成效卓著

2.1.4 自我成长进步明显

2.2 大学生支教胜任力存在问题分析

2.2.1 支教行动动机的复杂性

2.2.2 思想准备不足引发适应困难

2.2.3 教育教学方面依然存在难题

2.2.4 部分大学生支教者服务意识淡薄

2.2.5 部分大学生支教者支教态度不端正

2.3 大学生支教胜任力制约因素分析

2.3.1 培养因素

2.3.2 个体因素

2.3.3 机制因素

2.3.4 环境因素

第三章 大学生支教胜任力培养模式构建

3.1 大学生支教胜任力培养模式概况

3.2 大学生支教胜任力培养模式构成要素分析

3.2.1 大学生支教胜任力培养的目标追求

3.2.2 大学生支教胜任力培养内容、队伍、载体分析

3.2.3 大学生支教胜任力重要构成分析

第四章 大学生支教胜任力提升路径探析

4.1 以胜任力培养模式为基,构建完备培养体系

4.1.1 明确胜任力培养目标,提高培养针对性

4.1.2 完善胜任力培养课程,增强培养内容丰富性

4.1.3 提升胜任力培养水平,强化师资队伍专业性

4.1.4 开发胜任力培养载体,提高培养实效性

4.2 以增强服务本领为旨,加强大学生支教者自我教育

4.2.1 修身立德,重视自身思想道德素质提升

4.2.2 日臻完善,构建全面胜任力认知系统

4.2.3 致知于行,开展自觉主动胜任力实践活动

4.2.4 周听不蔽,重视支教胜任力经验传递

4.3 以机制体系建设为纲,规约大学生支教行为

4.3.1 完善大学生支教培训机制

4.3.2 完善大学生支教管理机制

4.3.3 完善大学生支教激励机制

4.3.4 完善大学生支教宣传机制

4.3.5 完善大学生支教保障机制

4.4 以多层次支持系统为辅,营造良好提升环境

4.4.1 政府牵头营造重视支教氛围

4.4.2 高校精心构建校园文化体系

4.4.3 服务地联动形成全方位支持系统

结语

参 考 文 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承 诺 书

声明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孙艺婧;

  •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

  • 授予单位 山西大学;
  • 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党志峰;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大学生;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