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锰基双金属氧化物的可控制备、微观结构及其储锂性能研究
【6h】

锰基双金属氧化物的可控制备、微观结构及其储锂性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1.1 锂离子电池概述

1.1.1 锂离子电池发展简介

1.1.2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2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现状

1.2.1 嵌入型负极材料

1.2.2 合金化型负极材料

1.2.3 转化型负极材料

1.3 双金属氧化物的研究进展

1.3.1 设计不同结构的纳米材料

1.3.2 与其他材料复合

1.4 选题依据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化学试剂、仪器及表征方法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电极材料表征

2.2.1 电极材料结构表征

2.2.2 电极材料形貌及微观结构表征

2.3 电池的组装和电化学性能测试

2.3.1 锂离子扣式半电池组装

2.3.2 电化学性能测试

第三章 ZnMn2O4空心球结构的设计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3.1 研究背景

3.2 实验部分

3.2.1 样品的制备

3.2.2 工作电极的制备

3.3 结果与讨论

3.3.1 ZnMn2O4空心球形貌的调控

3.3.2 材料的结构

3.3.3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3.4 小结

第四章 互连的三维介孔ZnMn2O4纳米花生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4.1 研究背景

4.2 实验部分

4.2.1 样品制备

4.2.2 工作电极的制备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材料的结构及元素组成

4.3.2 样品形貌及微观结构分析

4.3.3 表面活性剂对形貌的影响

4.3.4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4.4 小结

第五章 ZnMn2O4/rGO复合物的设计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5.1 研究背景

5.2 实验部分

5.2.1 样品的制备

5.2.3 工作电极的制备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材料的结构和形貌

5.3.2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一、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二、后续工作建议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