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兔髋臼软骨损伤后髋臼发育及软骨中BMP-7的变化
【6h】

兔髋臼软骨损伤后髋臼发育及软骨中BMP-7的变化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骨形态发生蛋白研究新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兔髋臼软骨局部损伤对髋臼发育及髋臼软骨中BMP—7含量的影响,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病因学说及BMP—7骨诱导作用提供实验证据。 [方法] 选用4周龄家兔36只,以10%乌拉坦行腹腔麻醉,经髋关节的前外侧入路,暴露左侧髋关节。用刮勺在兔髋臼Y型软骨后上部上刮除约1.5mm×2mm×0.5mm髋臼软骨。同时按上述入路暴露兔右侧髋关节,不损伤软骨,作为对照侧。术后第4、6、8周分别在骨盆平片上行髋臼指数、臼头指数、SHARP角和CE角的测量,动态观察髋关节发育状况。并且每次处死12只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髋臼软骨中BMP—7的表达强度,并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应用SPSS13.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双侧髋关节不同时期X线指标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BMP—7表达强度采用相关性分析。 [结果] 1.X线测定 (1)实验侧:术后第4周关节面不光滑,髋臼变浅,内侧间隙增大,股骨头形状为球形,髋关节无明显半脱位。术后第6周髋臼内壁增厚,变浅且形态不规则,股骨头形状为椭圆形,13例出现半脱位,18例股骨头密度增加。术后第8周臼壁增厚明显,臼顶出现不规则硬化,股骨头形状不规则,变得扁平,7例出现半脱位,2例出现脱位,9例股骨头密度增加。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髋臼指数、臼头指数、SHARP角和CE角双侧均有统计学意义。 (2)对照侧:髋关节均发育正常,臼头包容良好,无脱位发生。 2.BMP—7检测 (1)实验侧:术后4周软骨细胞BMP—7染色呈强阳性着色,阳性表现为细胞内棕黄色的颗粒;术后6周软骨细胞向骨细胞转化,BMP—7染色逐渐变淡,阳性染色的成骨细胞及软骨细胞零星分布;术后8周骨基质及成熟的骨细胞BMP—7染色变淡;偶见残余成骨细胞表达BMP—7,且染色浅淡。并且各期A、B、C带检测结果相似,均表现为:A带软骨细胞呈强阳性表达为主;B带软骨细胞染色呈阳性表达为主;C带骨细胞及软骨细胞染色呈弱阳性表达为主。 (2)对照侧:软骨层表面光滑,骨细胞,软骨细胞排列规则,均匀分布,BMP—7阳性表达广泛分布于增殖的间充质细胞、新生软骨细胞、细胞外基质,表达部位位于胞浆和胞膜,并以中等表达为主。随时间变化,其表达强度变化无显著差异。 3.组织学检查 (1)实验侧:HE染色下见髋臼软骨缺损区再生填充组织表面微薄层的纤维组织向深层逐渐移行为纤维软骨,软骨陷窝清晰,软骨增殖层和肥大层软骨细胞失去正常的柱状结构,排列较乱。细胞外基质中出现许多空泡样结构。表面覆盖的纤维组织增厚。 (2)对照侧:HE染色下具有典型的关节透明软骨结构,层次清晰,分表层、移行层、增殖层、辐射层、软骨骨质钙化层。增殖层软骨细胞成柱状排列,每个细胞柱中有6—8个软骨细胞,细胞核扁长形,其下方约有3—5层柱状排列的肥大软骨细胞。 [结论] (1)髋臼软骨破坏可引起髋臼生长紊乱,表面粗糙不平,臼项出现不规则硬化,继发出现股骨头密度增加、股骨头形状不规则、髋关节半脱位、脱位等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表现。 (2)髋臼软骨破坏区同一局部BMP—7含量和时间之间有关联性,即随时间的延长,局部BMP—7含量减少。同一时间不同部位的BMP—7含量和离软骨破坏中心的距离有关联性,即随软骨破坏中心距离增加,局部BMP—7含量变化减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