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FDI作用下的产业集群与网络治理模式——理论分析与基于中国现实的检验
【6h】

FDI作用下的产业集群与网络治理模式——理论分析与基于中国现实的检验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导论

1.1选题目的与意义

1.2研究思路与方法

1.3基本研究框架

1.4本文主要创新

2.FDI、产业集群与网络治理模式:文献综述

2.1 FDI与产业集群

2.2网络治理与产业集群

2.3 FDI作用下的产业集群与网络治理模式

2.4小结

3.FDI作用下的产业集群与网络治理模式:理论分析

3.1网络治理结构

3.2模块化及其网络

3.3全球价值链中产业集群与网络治理模式

3.4 FDI作用下的产业集群内部网络治理结构

3.5小结

4.FDI作用下的产业集群与网络治理模式:IT产业研究

4.1中国IT产业集聚趋势

4.2 IT产业全球价值链网络治理结构

4.3 IT产业集群内部网络治理结构:东莞案例

4.4 IT产业集群内部网络治理结构:苏州案例

4.5小结

5.FDI作用下的产业集群与网络治理模式:家具产业研究

5.1家具业的全球价值链网络治理结构

5.2家具产业集群内部网络治理结构:东莞案例

5.3家具产业集群内部网络治理结构:嘉善案例

5.4小结

6.结论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6.1结论

6.2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在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其内部网络的治理模式不断演进。产业集群是基于价值链的企业集合。从全球价值链角度研究产业集群的发展是区域协作和全球产业分工的必然结果。在全球范围内考察产业集群的演变过程,需要考察产业集群嵌入的全球价值链的网络治理模式。中国FDI作用下的产业集群内部网络的主导治理形式正由强关系网络向模块化网络转变,而该产业集群所嵌入的全球价值链的网络治理模式也呈现模块化网络。 模块化生产网络是重大的产业组织创新。产业结构的变化伴随着生产活动空间上的整合。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水平不断提高,支配型关系网络和独立型产业区在地理上和空间上都变得越来越孤立。模块化生产网络是一个相对开放的体系。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和知识的编码化程度不断提高,以及生产的国际化,以模块化网络为基础的产业集群能在更大规模的全球生产网络中扮演重要角色。经济行为是嵌入于社会结构之中的,核心的社会结构就是社会关系网络。产业集群所嵌入的社会关系网络对产业集群的网络治理模式的演变起着重大影响。本文以关系契约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以一个跨国公司为核心的强关系网络的模型,说明制度环境的变化对该关系网络契约结构的影响。在改革开放初期,跨国公司往往选择和网络成员建立表现为关系契约的紧密联系。而随着产业集群内社会资本的积累,合作秩序的扩张,跨国公司合作范围的扩展和信息技术的运用,强关系网络中的关系的强度就会弱化,跨国公司的合作范围就会超出原有的强关系网络,进而构建模块化网络。 FDI集聚有两种方式:群体迁入型和嫁接型。东莞和苏州IT产业集群、东莞家具产业集群表现为外资企业群居链的复制;而嘉善家具产业集群则属于后者,表现为原有价值链的延长。群居链复制形成的产业集群位于全球价值链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在当地的根植性较低。目前东莞IT产业集群出现迁移的态势。而苏州IT产业集群则由于其雄厚的人力资本和优越的投资环境,向着价值链的高端转移。某些外资企业逐步实现高中层管理人员的本土化。本地企业也成长起来,加入到外资企业的协力网络中。因此苏州IT产业集群中的外企具有较高的根植性。 IT产业集群所嵌入的全球价值链的网络治理结构为模块化网络。在全球价值链中,美国、台湾的品牌商和契约制造商控制了全球价值链的上游和下游环节。东莞IT集群内部网络治理模式为模块化网络。东莞IT集群所生产的产品主要为光盘机、主机板、桌上型电脑等产品。这些产品的附加值比较低,可模块化程度高,供应商与系统厂商之间的联系松散,供应商在网络治理结构中处于弱势地位。在苏州IT产业集群内,系统厂商与标准零部件供应商之间的网络治理结构为模块化网络。而系统厂商与关键零部件供应商之间的网络治理结构则为支配型关系网络。这是因为笔记型计算机关键零部件的专用性高,通用性差,系统厂商为了确保其供应,必须和供应商之间建立强关系网络。 在东莞家具产业集群中,大型跨国公司起着主导作用,它们之间形成完善的分工体系,其治理形式主要表现为模块化网络。而在嘉善木业产业集群中,原来的治理模式主要为平等型关系网络。台升的到来则使其治理模式逐渐向模块化网络转化。 由此可见,上述产业集群或多或少表现出模块化网络的特征。由于设计模块化、产品模块化、使用模块化、组织模块化之间相互影响,上述产业集群产品的特征不同,因此其治理结构也存在着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