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超声内镜诊断及微创治疗上消化道隆起型病变的临床研究
【6h】

超声内镜诊断及微创治疗上消化道隆起型病变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1)探讨超声内镜在诊断上消化道隆起型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2)评价微创治疗上消化道隆起型病变的临床效果。
  (3)探讨超声内镜诊断和微创治疗上消化道隆起型病变的临床治疗方案。
  方法:
  第一部分: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天津市南开医院收治的194例门诊检查考虑存在上消化道隆起型病变的患者,其中男101例,女性93例,年龄27~87岁,平均58.7±3.4岁。分别行B超(Brightnessmodeultrasond、BUS)、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izedtomography、CT)、上消化道造影(Uppergastrointestinalcontrast、UGC)、胃镜(Esophagogastroduodenoscopy、EGD)及超声内镜(Endoscopicultrasonography、EUS)检查,分析不同影像学方法诊断上消化道隆起型病变的准确率,评价上消化道隆起型病变的最佳诊断方法。
  第二部分: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天津市南开医院分别行内镜及腹腔镜治疗的126例上消化道隆起型病变患者,评价微创治疗上消化道隆起型病变的临床方案。
  结果:
  162例患者常规行BUS检查,102例患者行UGC检查,97例行CT检查,194例患者全部行胃镜检查,121例患者行EUS检查。
  194例患者中,病理结果确诊为上消化道隆起型病变的患者的共167例,病理及随访证实不存在上消化道隆起型病变的患者27例,所有患者随访12~36月。EUS对上消化道隆起型病变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94.4%、89.5%、83.7%、91.1%、89.3%。
  BUS对上消化道隆起型病变诊断的准确性为48.1%,CT对上消化道隆起型病变诊断的准确性为62.8%,UGC对上消化道隆起型病变诊断的准确性为58.8%,EGD对上消化道隆起型病变诊断的准确性为78.4%。
  126例患者中,EUS扫查位于粘膜层、粘膜下层及粘膜肌层的上消化道隆起型病变为61例,其中行内镜治疗成功的为57例,治疗成功率为93.4%,出现并发症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9%;EUS扫查位于固有肌层的胃部病变为65例,其中行腹腔镜治疗成功的为62例,治疗成功率为95.4%,出现并发症为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2%。
  结论:
  (1)EGD可作为上消化道隆起型病变首选的筛查手段。EUS是目前诊断上消化道隆起型病变的最准确的方法,它能够确定病变的部位、侵犯程度以及病灶周围毗邻结构的情况,是目前诊断上消化道隆起型病变众多检查方法中最有价值的方法。
  (2)上消化道隆起型病变位于粘膜层、粘膜下层及粘膜肌层的可以采取内镜治疗的方式,位于固有肌层的胃部病变可以采取腹腔镜治疗的方式,胃部病变位于浆膜层及以外、十二指肠病变位于肌层及以外的病变宜采取腹腔镜或开腹手术治疗的方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