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角膜缘松解切开术和散光型IOL矫正白内障伴发角膜散光的比较
【6h】

角膜缘松解切开术和散光型IOL矫正白内障伴发角膜散光的比较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对象和方法

1临床资料

2术前准备

3手术方法

4术后用药

5术后观察随访

6散光的矢量计算

7统计学方法

结果

1术前基本资料

2视力

3显然验光

4角膜曲率

5角膜散光

6角膜厚度

7角膜高阶像差

8眼压

9术中情况及术后随访

讨论

1散光的评估

2角膜厚度的评估

3角膜高阶像差的评估

4研究的不足之处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的散光矫治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许多研究均证实散光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toric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和角膜缘松解切开术(limbalrelaxing incisions)矫正白内障术前角膜规则散光是有效的、安全的。本研究针对两种方法矫正散光的效果进行量化分析,对手术效果进行归纳,并且通过比较两种散光矫正方式对患者其他参数如角膜高阶像差(corneal high order aberration)、角膜厚度(corneal thickness)等的影响,评估相关参数变化趋势,比较优缺点,以便在临床应用中更好的选择手术方式。
  方法:
  1.本研究收集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2014年8月至2015年4月收住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患者79人(80眼)。术前合并角膜规则散光≥1D,排除有角膜手术史、角膜疾病等患者。根据角膜散光度数,随机分为两组:A组39人(40眼)行角膜缘松解切开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B组40人(40眼)行散光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2.术后1天、术后1周、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行眼科常规检查,包括检查患者的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裂隙灯眼前节检查等。由同一验光师在术后不同时间点为患者进行显然验光。由同一经验丰富的技师在术后不同时间点为患者行 Pentacam○R眼前节分析系统(德国,Oculus公司)角膜地形图检查,得到角膜前后表面曲率、角膜厚度、角膜高阶像差等数据。将眼的总散光及角膜散光进行矢量化分析。3.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美国,IBM公司)进行统计分析,本研究测量指标的计量资料经Kolmogorov-Smirnov检验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x± s)表示,两组患者术前基线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资料的t检验,余计量资料差异比较均采用重复测量两因素方差分析及多因素方差分析,各组内不同时间点多重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两组患者UCVA均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4.275,P=0.000)。两组间UCVA比较,B组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263,P=0.000)。两组患者 BCVA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8.063,P=0.000)。两组间BCVA比较,B组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061,P=0.001)。2.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球镜度、柱镜度、等效球镜度均较术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054,P=0.000;F=114.545,P=0.000;F=78.200,P=0.000)。B组球镜度及等效球镜度均小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877,P=0.006;F=8.827,P=0.004),两组间柱镜度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058, P=0.075)。
  3.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角膜前表面曲率 FK1有一定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06,P=0.275),FK2变化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054,P=0.000)。两组间FK1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406,P=0.000),两组间FK2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428,P=0.068)。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角膜后表面曲率BK1和BK2均有一定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826,P=0.008;F=26.790,P=0.000)。两组间 BK1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44, P=0.463),两组间BK2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62,P=0.040)。4.两组患者角膜顶点厚度和角膜最薄点厚度均随时间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774,P=0.000;F=56.065,P=0.000)。两组间角膜顶点厚度及角膜最薄点厚度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46,P=0.506;F=2.756,P=0.101)。5.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角膜高阶像差有一定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270,P=0.000)。两组间角膜高阶像差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633,P=0.002)。
  结论:
  1.角膜缘松解切开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和散光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均能有效矫正白内障术前规则角膜散光。散光型人工晶状体矫正散光的效果要优于角膜缘松解切开术,具有更好的准确性、稳定性。2.角膜缘松解切开术可以在术前及术后单独完成,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有效性。3.角膜缘松解切开术矫正角膜散光,陡峭轴曲率早期快速下降,平坦轴曲率增加。4.白内障术后早期角膜中央及周边厚度均增加,但后期均可恢复至术前水平。5.白内障术后早期角膜高阶像差增大,散光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导致的角膜高阶像差增大可回归至术前水平,但角膜缘松解切开术会导致其一定程度增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