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校园建筑冷热负荷特点及其水源热泵系统的节能分析
【6h】

校园建筑冷热负荷特点及其水源热泵系统的节能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引言

1.1.1建筑物本身节能

1.1.2设备的节能

1.1.3国际建筑节能经验与发展状态

1.1.4国内外建筑节能的比较与启示

1.2水源热泵系统介绍和基础理论

1.2.1耦合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工作原理

1.2.2水源热泵机组的工作原理

1.2.3水泵的工作原理

1.3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1.4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4.1校园负荷特点

1.4.2耦合式水源热泵系统的特点和机组性能

1.4.3系统优化及科学的运行管理方案

第二章负荷模拟及理论分析

2.1负荷计算的方法介绍

2.1.1谐波反应法

2.1.2反应系数法

2.1.3 Z传递函数法

2.1.4动态负荷计算

2.2 EnergyPluss软件的介绍

2.3建筑物模型的建立

2.4模型的建立与负荷模拟

2.5实测负荷

2.6分析及结论

第三章工程概况及测试说明

3.1工程概况

3.2设计内容

3.3设计要点

3.4测试说明

3.4.1测试目的

3.4.2实验装置与测量系统

3.4.3测点选择与布置

3.4.4测试内容

3.4.5关于测试的其他说明

第四章水源热泵机组的节能分析

4.1常规水源热泵机组特性分析

4.1.1冬季水温变化对制热工况节能运行的影响分析

4.1.2夏季水温变化对制热工况节能运行的影响分析

4.1.3部分负荷机组性能的分析

4.2理论分析

4.3本章小结

第五章水源热泵水系统的节能分析

5.1水系统的几种节能方法

5.1.1变流量水系统

5.1.2变频调速变流量水系统

5.2实测水源热泵机房水系统的节能分析

5.2.1空调一次热媒循环泵的变频措施分析

5.2.2空调冷热水循环泵的变频措施分析

第六章水源热泵系统的运行管理措施

6.1机组的运行管理

6.2水泵的运行管理

6.3井的保养与维护

6.4本章小结

第七章结论及展望

7.1本文结论

7.1.1校园建筑负荷特点

7.1.2水源热泵机组运行性能分析

7.1.3水源热泵的节能运行策略

7.2不足之处及后期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使得节能和环保成为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两大议题。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人口众多,能源资源相对缺乏。2006年12月7日,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200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结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成为2007年中国经济工作八大重点之一。我国“十一五规划”将节约能源、降低消耗作为重点,并确定从2006年起今后每年的节能目标为4%。作为耗能大户的建筑,其节能也就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是改善和提高建筑使用条件、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减排温室气体的重要措施,直接关系到国家资源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建筑节能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主要包括建筑物本身和采暖空调系统、设备的节能。 本文就天津市大港区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具体的工程实例和实际的测试,结合校园建筑的负荷特点,主要对其水源热泵机房设备的节能作出详细的分析。 本文通过对校园建筑的负荷模拟及实际测试,分析校园建筑负荷的特点。提出在校园建筑负荷的计算及设备选型中,要充分考虑学校放假以及同时使用系数的影响,对逐时负荷和总负荷进行修正。对今后校园建筑的负荷设计及设备选型具有指导意义。 本文还分析在水源侧水温、负荷侧水温等参数变化时,机组耗功率、能效比EER等技术性能指标的变化及原因;进而对影响机组耗电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机组节能的方法。另外,通过系统性能分析,提出水泵冬、夏季等不同运行工况时实行匹配的控制策略。并进一步给出了水源热泵机房的科学运行管理措施,最大限度的实现节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