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公共图书馆“城市化”职能及空间表现研究
【6h】

公共图书馆“城市化”职能及空间表现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现状综述

1.4 研究对象及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框架

第二章 公共图书馆“城市化”概述

2.1 公共图书馆发展历程

2.1.1 古代图书馆

2.1.2 工业革命后的图书馆

2.1.3 信息时代的图书馆

2.2 当代公共图书馆的城市定位

2.2.1 城市信息中心

2.2.2 城市教育中心

2.2.3 城市文化中心

2.3 公共图书馆的“城市化”

2.3.1 公共图书馆“城市化”的内涵

2.3.2 公共图书馆城市化内在因素——城市化职能

2.3.3 公共图书馆城市化外在表现——城市化空间

2.4 公共图书馆“城市化”必然性

2.4.1 公共图书馆发展需要

2.4.2 城市大众需求

2.4.3 城市交流平台减少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公共图书馆城市化职能——知识和信息传播理念革新

3.1 公共图书馆城市化职能内涵

3.2 公共图书馆知识和信息传播的广泛化

3.2.1 知识和信息“走出去”的传播理念

3.2.2 总分馆模式的城市公共图书馆体系

3.2.3 促进知识和信息广泛传播的其他形式

3.3 公共图书馆知识和信息传播的休闲化

3.3.1 休闲时代的到来

3.3.2 休闲阅读空间的营造

3.3.3 多样化的休闲活动

3.4 公共图书馆知识和信息传播公民化

3.4.1 知识和信息传播公民化的内涵

3.4.2 知识和信息在弱势群体中的传播

3.4.3 公共图书馆内私人空间的引入

3.5 公共图书馆知识和信息传播扁平化

3.5.1 嵌入公共图书馆的扁平化思维

3.5.2 基于数字图书馆的扁平化传播

3.5.3 公共图书馆的扁平化服务

3.5.4 实物与文献结合的传播方式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公共图书馆城市化空间——建筑的城市意象

4.1 公共图书馆城市化空间内涵

4.2 公共图书馆城市化空间之集聚空间

4.2.1 集聚空间的城市内涵

4.2.2 集聚空间平面类型

4.2.3 集聚空间剖面类型

4.3 公共图书馆城市化空间之连续空间

4.3.1 连续空间的城市内涵

4.3.2 延续型连续空间

4.3.3 交错型连续空间

4.4 公共图书馆城市化空间之流动空间

4.4.1 流动空间的城市内涵

4.4.2 二维流动空间

4.4.3 三维流动空间

4.5 公共图书馆空间的城市拟态之开放空间

4.5.1 开放空间的城市内涵

4.5.2 开放空间相关案例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未来公共图书馆城市化展望

5.1 “图书馆”的瓦解

5.2 图书馆中的城市

5.3 城市中的图书馆

5.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信息时代科技的发展带来了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城市公共图书馆的功能和空间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渐渐成为了城市的公共活动场所,空间也从庄严肃穆走向自由丰富。在这种情形下,从公共图书馆本质职能出发去探讨空间的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基于对大量的文献及案例的研究基础上,按时间顺序研究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历程及其特征,发现公共图书馆城市化发展的趋势,并提出这种变化的内在因素是城市化职能,外在表现是城市化空间,引出本文探讨的核心内容。
  对公共图书馆的城市化研究首先从其职能出发,综合现如今对公共图书馆职能拓展的描述,发掘其中本质内涵,总结城市化职能的意义在于知识和信息传播理念理念的革新。分别探讨了公共图书馆知识和信息传播广泛化、休闲化、公民化和扁平化,这也是公共图书馆本质职能体现,是公共图书馆城市化的内在因素。
  形式追随功能,在对公共图书馆城市化内在因素即城市化职能的基础上,从建筑的城市意象的角度分析了公共图书馆城市化的外在表现即城市化空间,并将其分为集聚空间、连续空间、流动空间和开放空间四类,通过案例进说明公共图书馆城市化空间给图书馆带来新的生命力,最终达成图书馆知识和信息传播的使命,这也是形式追随功能的最好体现。
  最后对未来公共图书馆城市化进行展望,分析未来人们对精神自由的需求,进而引起传统图书馆观念的瓦解,在城市化发展的道路上走向两极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