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失地农民社区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四川省彭州市锦阳社区为例
【6h】

失地农民社区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四川省彭州市锦阳社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背景

1.2 内容框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难点和创新点

第二章 范畴界定及理论借鉴

2.1 范畴界定

2.2 理论借鉴

第三章 失地农民社区管理的现状分析—以四川省彭州市锦阳社区为例

3.1 四川省彭州市锦阳社区概况

3.2 锦阳社区与普通城市社区的差异

3.3 由以上差异引发的问题

第四章 国内外社区管理的经验借鉴

4.1 国外社区管理的情况介绍

4.2 国内社区管理的典型模式

4.3 国内外社区管理经验对解决失地农民社区管理存在问题的启示

第五章 解决失地农民社区管理问题的对策建议

5.1 建立健全各层次准确定位的失地农民社区管理组织体系

5.2 建立健全多方共同参与和投入的失地农民社区管理运行模式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硕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展开▼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统筹城乡发展取得长足进步,越来越多的农村土地被征用,出现大量失地农民,这部分人群也被整体从村民转为居民,改原行政村为社区,失地农民社区就是这种主要由失地农民构成的社区。鉴于我国长期实行城乡二元体制的原因,失地农民社区中的居民虽然身份转变了,成为城市居民,行政村也被改制成了城市社区,但这类社区却与普通城市社区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在社区主体、房屋产权、社区环境、社区服务和社区自治程度上,在社区管理及其体制上也存在着组织体系方面的不足,还有多方参与和投入的运行机制尚未建立等问题。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构建和谐的社区,而构建和谐社区的关键在于对失地农民社区管理的改善,促进失地农民社区向普通城市社区成功转型,因此,当下对失地农民社区管理体制进行研究,具有及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对主要范畴进行了界定,并引用了公民社会理论、非营利组织理论和统筹城乡发展理论,为构建和完善失地农民社区管理体制提供理论基础;其次,以四川省彭州市天彭镇锦阳社区为例,对失地农民社区和普通城市社区进行差异性分析,找出失地农民社区与普通城市社区的普遍差异;再次,对失地农民社区管理及其体制上的缺陷进行分析;并且,通过对国外的自治型社区模式、政府主导型社区模式和合作型社区模式和国内上海模式、沈阳模式以及青岛模式的研究分析,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经验和启示;最后,得出结论,即要解决当前失地农民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就需要对社区管理体制进行完善,主要包括建立健全各层次准确定位的失地农民社区管理组织体系和建立健全多方共同参与和投入的失地农民社区管理运行机制,唯有如此才能使失地农民社区平稳过渡为真正的普通城市社区,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夯实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