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影响寿险需求机制研究
【6h】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影响寿险需求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我国的寿险业自1980年恢复业务以来,总量上保持快速增长。但受区域经济梯度发展的影响,我国的寿险业东、中、西部发展极不平衡。因此从经济水平对寿险需求量内在的影响机制作以深刻的剖析是有必要的。通过理论上的定性推证和对我国实际宏观数据的实证定量分析两方面结合,得到的计量分析结果能更客观准确地反映和预测我国区域寿险市场需求,并依此提出的寿险业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性建议也是有针对性的。 一、定性分析部分 寿险的特殊职能决定了寿险的经济需求内涵和寿险市场的需求特点,这些都反映了经济水平在众多寿险需求决定因素中的主导地位。从理论的角度来看,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1)经济增长加强消费者的消费能力。2)经济增长使得对生活水平的保障需求增大。3)经济增长带来的经济收入不确定性上升。4)经济增长激发寿险产品创新。 二、定量实证部分 为了从定量角度证实我国的寿险市场确实受到现实中经济力量的内在影响并符合经济学的一般规律,本章将运用计量方法从三个方面层层深入考察我国的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对寿险市场需求的内在作用机制。 首先,为避免仅将全国市场看作同质的整体而忽略不同收入水平的经济体中经济水平对寿险需求的作用机制存在的差异,本文将我国各省市自治区按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分成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域。分类方法采用统计学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相结合,分类经济指标选取地区生产总值,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接下来,就各区域作实证分析和预测。第一步,建立VAR/VEC模型及进行Granger检验,得到三个区域的经济水平差异是引起寿险保费收入变化的原因。这一单向因果关系和前文对我国实际情况的定性分析吻合。第二步,在第一步假设被成功的验证的基础上继续验证了边际寿险消费倾向随收入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的关系。尽管实证结果并非十分明显,但和定性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即对应于东部人均收入水平比较高的地区和西部发展较落后的地区,边际寿险消费倾向较低,而中部中等发达地区对应的边际寿险消费倾向较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两步的实证目的除了对人均GDP和人均寿险保费两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复杂深刻的关系进行剖析之外,主要是为最后建立精确的预测模型奠定稳固的逻辑假设基础。第三步,由前两步假设推出了最终的假设,即经济水平和寿险收入弹性之间呈Kuznets倒U关系,进而对两原始变量进行“S曲线”回归建模。最后得到的寿险收入弹性和人均GDP之间的关系式在matlab中的拟合图满足Kuznets倒U曲线的上半段。这一结果迎合了我国整体的寿险业处于起步阶段的特点。从预测结果来看,我国中部和西部经济区域的寿险需求量较东部增长速度稍快,总体看,由于我国较大的人口基数,较快的GDP增长速度,未来寿险需求仍保持较快速度的增长。 三、政策建议部分 理论和实证上揭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地区的寿险需求水平的深刻影响,直接决定了协调我国寿险业区域发展的途径,必须立足于区域寿险发展不平衡仍将长期存在的现实,立足于我国寿险市场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将着眼点放在寿险业整体实力的提高上。在加大发展中西部经济同时,还应采取对各区域有针对性的寿险业的战略重组。 1)东部地区应该在寿险产业结构改革中先试先行,全面扩张转向产业内在质量的提高,发挥东部发达地区火车头的作用。2)中部地区应建设多元化的市场竞争环境,将潜在的寿险资源优势变为现实的寿险增长优势。3)西部地区借助政府的政策扶持吸引保险机构到西部建设和发展,积极培养市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