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苦参碱抑制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的基础研究
【6h】

苦参碱抑制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的基础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符号说明(缩略语表)

符号说明(续)

绪论

第一部分 :苦参碱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

实验一体外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的形成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实验二苦参碱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抑制作用的量效关系研究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实验三苦参碱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的结构影响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一部分 结论

第二部分 :苦参碱抑制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的机制研究

实验四苦参碱对白色念珠菌粘附人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的影响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实验五苦参碱对生物膜状态白色念珠茵的ALS1/ALS4 mRNA表达量的影响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结论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已发表及待发表文章目录

展开▼

摘要

口腔白色念珠菌是口腔常驻菌和机会致病菌,不仅是口腔黏膜多种感染的致病因子,并且在口腔上皮癌变发生发展中具有促进作用。口腔作为浅表真菌感染的主要器官,其表面白色念珠菌的定植感染可下行引起深部真菌感染如念珠菌肺炎、念珠菌食管炎、念珠菌胃肠炎等,深部真菌感染致死率高到40%,因而口腔白色念珠菌的感染对患者的健康影响极大。目前临床应用的抗真菌药物从高效低毒、抗菌谱和耐药性方面评价尚不能令人满意,因此从中草药中寻找抗真菌新药成为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
   目的
   本研究通过XTT减低法、死/活菌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白色念珠菌黏附口腔黏膜上皮细胞、RT-PCR等实验方法研究苦参碱对体外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及机制,为控制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真菌感染提供新思路。
   实验方法与结果
   1、通过XTT减低法测定白色念珠菌体外生物膜生长动力学改变,发现生物膜状态白色念珠菌活性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加,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不同培养基中白色念珠菌可发生表型转换。菌丝相白色念珠菌形成的生物膜较酵母相形成生物膜稳定。
   2、通过XTT减低法发现苦参碱对不同生长阶段(0、2、8、24、48小时)的生物膜状态白色念珠菌均具有抑制作用,抑制浓度分别为3.0mg/ml、4.0mg/ml、7.0 mg/ml、13.0 mg/ml、28.0mg/ml,抑制浓度随生物膜培养时间延长活性增高而明显增加。
   3、通过死/活菌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白色念珠菌在RPMI-1640培养基中形成的生物膜以菌丝相为主形成的致密的网状系统,生物膜中细胞生长旺盛。5.0mg/ml苦参碱干预下生物膜中细胞以酵母相为主,有假菌丝形成。生物膜形成受限,未见明显网状结构,生物膜中死菌含量明显升高。
   4、白色念珠菌粘附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实验发现苦参碱预作用白色念珠菌后,可以减少其对人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的粘附数;苦参碱干预下白色念珠菌粘附人口腔黏膜上皮细胞数明显减少;
   5、RT-PCR实验发现不同浓度苦参碱干预下生物膜状态白色念珠菌粘附相关基因ALS1/ALS4的mRNA表达减弱。1-8mg/ml苦参碱干预下ALS1/ALS4的mRNA表达相对量分别为0.96-0.34/0.93-0.28。
   结论
   1、苦参碱对体外白色念珠菌生物膜具有抑制作用。
   2、苦参碱作用下白色念珠菌表型可发生转换。
   3、苦参碱在体外抑制白色念珠菌粘附人口腔黏膜上皮细胞。
   4、苦参碱干预下白色念珠菌粘附相关基因ALS的mRNA表达减弱。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