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终极控制股东对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影响的研究
【6h】

终极控制股东对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影响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CONTENTS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框架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与框架

二、 研究方法

第三节 主要概念界定

一、 所有权与控制权

二、 终极控制股东

三、 现金流权、控制权与两权分离度

四、 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

第四节 本文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有关终极控制股东的研究文献

一、 终极控制股东存在的普遍性

二、 关于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的文献综述

三、 关于终极控制股东文献的评述

第二节 有关内部资本市场的研究文献

一、 内部资本市场的概述

二、 内部资本市场的兴起与发展

三、 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综述

四、 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的测量

五、 关于内部资本市场文献的评论

第三节 终极控制股东与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的文献综述

第三章 理论研究与制度背景分析

第一节 终极控制股东的理论研究与制度背景分析

第二节 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的理论研究与制度背景分析

第三节 终极控制股东与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的理论分析

第四章 实证检验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 研究假说

二、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三、 变量设计和变量含义

四、 检验模型

第二节 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一、 描述性统计结果分析

二、 相关分析

三、 回归分析

第三节 实证研究结论

第五章 结论、建议

一、 结论

二、 政策建议

三、 研究不足及进一步的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展开▼

摘要

在现代经济发展中,资本配置是整个资源配置的核心,主要通过外部资本市场和内部资本市场进行。在新兴市场经济中,外部资本市场欠发达的时候,内部资本市场在资本配置、信息对称、激励和监督方面比外部资本市场更具有效率。此外,自LLS(1999)研究结果发表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和事件研究方法验证了这一结论,即在大多数国家中,公司存在终极控制股东。终极控制股东为了满足自身的利益需求,通过内部资本市场进行资源的配置。所以,本文选择从终极控制股东两权分离度对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影响进行研究。
   本文对内部资本配置效率和终极控制股东的文献进行回顾与评价,并且对中国现状进行描述,进一步突显文章研究意义。选取了2004年--2008年上市公司公开发布的数据作为样本,采用间接方法测量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并采用三种方式描述终极控制股东两权分离度,建立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和分析。
   通过研究发现,当公司采用多元化经营战略的时候,将会降低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这也就是说,在中国,采用多元化经营战略的上市公司并不能利用内部资本市场进行有效的财务资源配置。对采用多元化战略的上市公司进行研究,终极控制股东的两权分离度对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存在负相关关系,即终极控制股东的两权分离度越高,则会降低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由于C类制造业占总样本的50.4%,影响总样本中终极控制股东的两权分离度对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的判断,所以分行业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各个行业的研究表明,仅在A类农、林、牧、渔业,D类电力、煤气以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G类信息技术业中,终极控制股东的两权分离度与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其他行业均呈现负相关关系,这表明终极控制股东对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的影响受到行业特征的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并指出文章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